第五百七十九章 围堵(第2/2页)

慕容垂不是袁真,跟氐秦没什么联系,不会受苻坚蛊惑。

杨略道:“还有一事,桓温在江东厉兵秣马,似有北伐之兆。”

李跃心花怒放,“朕等的就是他北伐!”

有氐秦牵制,梁国不能全力进攻江东,桓温依托长江防线和精锐水军,防守严密,黑云军一时之间的确难以撕开缺口,但如果他自己北上送死,那就另当别论了。

秦、晋,任何一国灭亡,剩下一国都支撑不下去。

“陛下可再遣使斥责江东背弃瓜步之盟!”还是崔宏脑子好使。

越是刺激桓温,桓温越是有可能报复。

当年李跃陈兵瓜步,饮马长江,是江东主动上来和谈的,承认上下国之分。

桓温以下国犯上国,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是典型的背信弃义之举。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失去大义名分。

跟北方胡人大战,不需要这么多弯弯绕绕,但跟江东纠缠,用这些道貌岸然的东西,可以事半功倍。

桓温麾下的北方流民不一定愿意与大梁刀兵相见。

晋国治下分为两部分,一部是江东本土,北伐对他们而言吃力不讨好,另一部分则是北方流民,也是晋军的主要战力。

李跃争的也是他们的人心,“既然申斥,不妨给江东士民看看,公道自在人心,让他们自行评断,江东的校事和鸿胪吏全力配合,一人北上,分田百亩,举家北上,分田三百亩,赏屋舍一座,两年免赋!”

桓温庚戌土断,只是增加课税与徭役的人口,以稳定晋国税收,大量百姓依旧没有田地,成为士族豪强的僮仆和佃农。

江东多山多水,能耕种的区域就那么多,士族豪强林立,疆域看似不小,实则大片未规划的蛮荒之地。

普通人生存压力极大,桓温也不敢拿刀往士族豪强身上戳,不然他这个大司马肯定坐不稳。

庚戌土断更像是调整和互相妥协。

梁国则恰好相反,国土处于富饶的关东大平原上,开发了几百年,不缺土地,极度缺人,来多少李跃都能吃下。

“陛下此策,定能瓦解江东人心!”崔宏笑道。

“先别高兴早了,且看桓温如何应对。”

这些计策只能作辅助之用,真正决胜还是要看战场。

你有张良计,他有过墙梯,江东肯定会有防范之策。

谢安、郗超、王坦之、王羲之等人逐渐走上江东政治舞台,江东不缺人才。

不过桓温只要敢提兵北伐,这一次李跃必下定决心先灭了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