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八章 联姻(第2/2页)

桓温返回荆襄之后,以“聚纳轻剽,苞藏亡命,图谋不轨”为由弹劾之,建议免去司马晞与二子官职。

毫无疑问这是在清除宗室力量。

一场风波在江东荡漾开来。

以司马昱、王彪之为首的士族力量想尽办法周旋,授意著作郎殷涓、太宰长史庾倩二人出来反对。

殷家向来与桓温不和,前两年殷浩与桓温内斗,闹得沸沸扬扬。

而庾氏是桓温恩主。

当年庾冰、庾翼坐镇荆襄,大权在握,桓温只是其麾下一前锋小督,率部据守临淮,配合庾翼北伐。

如今早已风水轮流转,庾家逐渐没落。

这两人自然不是桓温对手,桓温直接诬告二人欲谋反,奏请收付廷尉,请予诛杀,一时间朝堂上下骇然。

就像当初袁真一样,司马昱、王彪之最终还是妥协了,将二人下狱,着廷尉审理。

没办法,桓温手中有刀,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而他们手中没有。

于是依附桓温者日众。

“你以为我谢家应当如何?”谢安郑重其事的问道。

这场权力风暴一旦站错队,未来朝堂上就没谢家的位置。

“这等大事,侄女实不知,不过大司马下一个要对付的定是王家,我家与其联姻,怕是要受池鱼之殃。”谢道韫小心翼翼的看了谢安一眼。

兜兜转转,又绕了回来。

对高门大族而言,家事便是国事,甚至大于国事。

“大司马屡次拉拢于我,看来此次避不过去了。”

桓温极器重谢安,屡次征召,谢安皆不就,如今已然入仕,桓温是一座绕不过去的大山。

当然,桓温拉拢的不止谢安一人,连司马昱都跟他私交极好。

最近还举荐老对头殷浩为尚书令,缓和与江东士族的紧张关系。

信送给殷浩,殷浩大喜,但因过于激动,写好了回信之后,来来回回检查十几次,竟一时疏忽,将信遗落了,只送去了空函。

桓温大失所望,也就没举荐。

殷浩郁闷而死……

“汝既无意王叔平,那便北上邺城去吧。”谢安忽然来了一句。

谢道韫一怔,没看到桓伊的信之前,她视北国为火坑,如今看来,大梁比江东强太多。

入侍梁主,谢家也能在北国有一席之地,为十几年后布局。

这也最符合谢家的利益。

“愿从叔父之言。”谢道韫点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