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 减赋(第2/2页)

却被堵在蒲坂不得寸进。

“姚襄已无机会,此战必败,殿下可以准备后事了。”王猛心直口快,举起酒樽遥敬。

李跃端起酒樽,有些哭笑不得,不过也明白他的意思,“高云在白波谷,可收取河东,徐成在轵县,可收取弘农。”

姚襄打仗不行,但名声出奇的大,在河东振臂一呼,应者云集,麾下部众十余万,已经成长为一块肥肉。

王猛笑了起来,“哈哈,原来殿下亦不看好姚襄。”

“孤规劝过他多次,让他忍耐一两年,奈何他等不下去,这一战,倒是让苻坚崛起了。”

历史的轨迹虽然改变了,但惯性还在。

即便没有苻坚,关中豪酋们也会再扶植起另一个苻氏。

李跃也就懒得操西边的心,只要吞并了慕容氏,苻氏也飞不出手掌心。

吃吃喝喝,谈论些国事、异闻,时间一晃而过,李跃也就起身告辞了。

朝堂效率极高,减赋之事很快就通过了尚书台。

于明年正式施行。

诏令发下去之后,邺城一片欢腾,李跃坐在铜雀台中,依旧能听到隐隐约约“梁王万岁”之声。

近三十年来,北国轻徭薄赋者除了石勒,也就梁国一家。

常炜笑道:“殿下轻徭薄赋之举,深得人心,今日之后,江东之正统将大为衰弱!”

人都是现实的,当年石勒轻徭薄赋,北国百姓纷纷归附。

想要守住人心,就要给出诚意。

李跃想起历史上两宋,北方百姓宁愿匍匐在辽金的统治下,也不愿归附宋朝,归根结底,还是赋税问题。

“江东没那么强,但也没那么弱,桓温掌握大权后,不也在推行庚戌土断?”

英雄所见略同,梁国革新变法,其他势力也在效仿。

燕国有慕容恪、悦绾,江东有桓温,声势颇大。

开始撤销侨置郡县,清查户口,让侨民归入当地户籍,承担赋税和徭役。

仅会稽一郡就亡户归口三万余口。

与此同时,桓温铁面无私,严惩世族贵戚圈占人口,彭城王司马玄因违禁藏匿流民五户,便被桓温下廷尉问罪。

一时间,江东士族宗室震恐。

可以说江东在桓温的手上,一扫王谢荀殷以来的乌烟瘴气,颇有振作之象。

晋军也进行了扩充,大量招入“北伧”,启用勇猛善战者为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