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军功爵(第2/2页)

以上护军、少护军取代了列侯、关内侯,毕竟李跃现在还没有封侯的权力。

这样也能将军功爵与贵族爵、官吏爵区分开来。

其实这些秦汉爵名后面都对应着相应的奖赏,如公士、田一顷(汉魏一顷一百亩),宅一处,奴一人。

上造可得两顷田,配三头牛,蓄隶两人。

依次往上。

不更,可免充更戍(轮流服役的兵卒)之意。

以兖州现在的条件,田不是问题,野外荒田遍地,奴隶暂时没有,不过河北遍地胡人,河北大乱在即,以后有的是机会。

牛被李跃改成了骡驴,没办法,牛比较金贵,驴子遍地都是。

弄出之后,李跃拿去征询常炜的意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都督此策乃底定霸业之基也!”常炜叹为观止。

自东汉士族豪强崛起以来,就鲜有直接封赏士卒的。

路都被他们堵死了。

三国乱战,直接从军中杀上来的寥寥无几,也就魏延、丁奉等寥寥数人,绝大多数人要么出身豪强,有自己的部众,要么跟对了大哥。

真正代表底层的是黄巾军。

猛将起于卒伍,宰相始于州牧。

战国时期韩非子便有如此论述。

有时候李跃觉得司马家衰亡和五胡乱华是种必然,问题不断累积,又遇上了不思进取的司马家,也就集中爆发了……

“中原百战之地,无险可守,唯有激励士卒,迎战四方之敌也!”李跃也是被逼的没办法。

没有地利,只能多在人心上下功夫。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历史上从中原崛起势力不在少数。

中原有中原的劣势,但也有其优势。

李跃心中的构想也越来越清晰。

常炜微微一笑,“山河之固在人心不在险,都督此法顺应当前时势!”

这套军功爵制的本质是通过战功将土地重新分配,从根本上打破士族豪强对土地的垄断。

常炜不反对,李跃又让人送到鲁县和郓城,征询崔瑾和刘启的意见。

崔瑾跟李跃心意相通,让李跃尽快推行。

不过刘启却来信提醒李跃休养生息,不可穷兵黩武,眼下正是积蓄实力的关键时候,此策一下,军中必人心思战,无人安心农桑,劝李跃等到河北大乱时再推行,必能激励士气,以收奇效。

言语颇为中肯。

姜还是老的辣,再好的策略,也需要合适的时机。

“刘公之言老成谋国也!”李跃欣然接纳,暂缓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