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靠山(第2/2页)

去了这么长时间,收获自然是有。

带回了一万石粮,五百支弩,布帛三千匹,铁甲一百套,还有金银钱帛十车。

与清单上的东西相去甚远,但也不算少了。

“朝廷没提要求,就这么给了?”李跃还是有些不敢相信。

就算江东愿意给,沿途居然没被层层拔毛,也算是个小小的奇迹。

历阳的谢尚,许昌的张遇,随便动一下指头,这些东西就回不来。

辛粲一脸得色,“回禀将军,这些财物不是从江东而来,而是从荆州而来。”

李跃心中一动,“你是说这些东西是荆州桓温给的?”

桓温平蜀之后,声威大涨,如日中天,被拜为征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临贺郡公,加上原有的荆州刺史,持节、都督荆司雍益梁宁六州诸军事,领护南蛮校尉,基本成了南朝第一人。

治下有八州之地,可自行招募军卒、调配资源,任免官员,基本处于半独立状态。

其实力不在江东朝廷之下。

荥阳在晋朝版图上属于司州,名义上恰好在桓温治下……

上一次得罪谢尚,江东怎么可能再支援黑云山?谢家的背后是王家,王与马共天下。

小皇帝司马聃是各大门阀的提线木偶。

在江东,内斗是排在第一位的,其他的北伐全都靠边站。

当年祖逖祖约忠心耿耿又能如何?还不是被当贼一样防着?

“正是桓公所赐,另有书信一封。”辛粲从怀着掏出一封信来。

展开约有五尺长、两尺宽,满篇行草,字势遒劲,气势非凡,“司豫翼接荆襄,荥阳地枕洛邺,乃天下司命之地,麾下衷心王事,诚为社稷之幸也,羯胡窃据北国四十年来,残虐万民,荼毒天下,豪杰一一为其所败,拔剑横刀之士益少,麾下秉我汉家气节,收聚百姓,抗拒羯奴,功莫大焉!”

李跃一看这开篇,就知道桓温绝非谢尚之流可比,能够清楚认识到黑云山的价值。

以前到处找大腿,现在有了些气象,大腿主动送上门来了。

如果这时代的南方还有英雄,桓温肯定算一个。

而且桓家与司马家的关系也比较微妙。

桓氏出身谯郡龙亢,高平陵之变中被司马懿夷灭三族的桓范,正是桓温的高祖。

桓温将来肯定是要北伐的,提前弄好关系太有必要了。

虽然这封信没做任何承诺,但已经表明了桓温的态度。

“那就劳辛老再跑一趟,替某致信桓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