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议事(第2/2页)

乞活军的人有个共性,那就是跟他们打成一片之后,他们就拿你当亲兄弟看。

这或许是乞活军能延续四十多年的原因。

历史上,到了宋武帝刘裕时期,竟然还有一支乞活军在江淮流窜,可见他们生命力的顽强。

乞活军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一个统一领袖,各有想法,各自为战,最终被石勒蚕食。

田豹子一脸肉疼,咬牙道:“那就一百!”

李跃冲众人拱手,“多谢!”

魏山当即回礼,“寨主言重了。”

“诸位若是对山寨有什么想法,可畅所欲言。”既然是议事,不能李跃一个人来。

几人互看了一眼,崔瑾拱手道:“此次虽然击退羯人,却是得暴雨之助,应在西山道、南山小道险要之处建关隘、箭楼,另外北山最天柱峰上备烽燧,一旦发现敌踪,可烽烟示警。”

黑云山的几座高峰上原本都有堡楼,不知何人修建,年久失修,赵广没兴趣投入在这些上面,也就荒废了。

“不止北山,东西南全部都要立起箭楼、望楼。”魏山心情不错。

赵广死了,羯人跑了,黑云山已是一番新气象,隐隐焕发着生机。

周牵道:“山上虽然有了些粮食,但未雨绸缪,为长远计,当开田耕种,黑云山承伏牛山余脉,纵横八百里,物产丰足,男人可渔猎,女人可采摘!”

见众人发言,田豹子也不甘示弱,“咱们黑云山地处中原腹地,到处是坞堡,肥的流油,也敢动动他们的心思了。”

坞堡都处在肥沃的平原之上,经营几十年,不仅有钱有粮食,还有人有装备。

魏山嘲讽道:“胡言乱语,这些坞堡哪一个好惹?荥阳的郑家、王家,颍川荀、陈、钟、辛,陈留的谢、袁、曹、虞,你敢动谁?”

一个坞堡往往聚集着一个宗族。

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凝聚力极强,战斗力也不弱。

实际上,羯赵控制的核心区域只有冀州,对大河之南采取放任态度。

只要不公然举兵造反,每年交些钱粮,石虎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大家凑活着过。

大河之南很多州郡,既臣服与羯赵,暗中又跟江左小朝廷眉来眼去的……

“魏将军不知其中诀窍,大姓咱们碰不了,但铁了心投降羯奴的,咱们为何不能碰?比如这季家堡,堵在咱们的门口,占了黑云山和汜水附近的肥田,周头领想开田,他们乐意否?”田豹子一脸油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