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九章 天下英雄尽入蛊中(第2/3页)

他出身寒门,历史上一直为官清廉无比,绝对算是一个勤政爱民的好官。

更重要的是,通过科举出生的他,更加维护和赞成科举这一个选拔制度,无疑就给底层的精英人士,留下了一个上升渠道,大大地缓解了社会的矛盾。

话说!大唐若是能保证,社会精英可以通过科举入仕这样一点。

搞不好就能让黄巢考上一个功名,从而避免了‘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出现,耗尽了大唐最后的一丝元气。

当然了,牛僧孺此人也不是什么毛病都没有。

根据原本历史上的评价,他对于权力上欲望实在过于严重了一些,结党方面也是相当严重。

晚唐时期,各地节度使军阀割据的情况加重。

他领导牛党在这方面的放任和推波助澜,还真需要负上一份相当的责任。

所以说,胡彪等人能做的事情,是在他们还在大唐的时间里,好好地调教一下牛僧孺,改掉他的那些原有臭毛病。

不过之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改’,能不能让其彻底改掉牛僧孺的臭毛病,他们也没有足够的信心。

原本根据这一点,胡彪他们还有着一个备用的手段:

那就是把李德裕,这一个李党的首领也培养出来。

让其同样改掉一些臭毛病后,让两人在今后的时间里,可以在‘不良人组织’和一些其他手段的监督之下。

两人进行一些良性的竞争和限制,而不是如同原本历史上没有原则一般,仅仅为了党争而党争的内耗。

可惜的是,明明昨天早上已经说好了的。

李德裕就会和牛僧孺两人,会处理好一些家事后,前来得月楼找他们报道,可最终只有后者一个人出现了。

想来,还是因为他们与清河崔氏的对立,让这一个同样是世家的弟子,在不可调和的利益冲突下,改变了心中的主意。

想到了这样一点后,胡彪用着只有他和杨东篱才能听得懂的声音,在嘴里很是有些无语的吐槽了起来

“李德裕这货在历史上的名字虽然不小,但是格局上还是差了一些啊。

当年多少老一辈的GM家,本身虽然出身于旧社会的富贵人家,但是为了劳苦大众的利益,还不是义无反顾地参加了GM。

最终舍小家为大家,创立了一个崭新的种花。

对比起来,这些人的历史局限性太大了一些。”

面对着胡彪的吐槽,杨东篱没有来得及说点什么,牛僧孺已经是做出了决定。

一把拿过了胡彪之前放在桌子上的白金饭卡,一边往着自己袋子里,一点也是不客气的塞进去了的同时,一边在嘴里说到:

“我决定好了,就选这一个‘便民小餐桌’这里。”

“行,吃完之后,就去城外的养殖场找阿璃报到;两地之间表面看起来关系不大,可那里关系到小餐桌的物资供应,很重要。”

胡彪嘴里,连忙是如此地答应了下来。

点着头表示可以后,牛僧孺嘴里又补上了一句:

“李德裕这一种豪门公子,原本与我们这些人就不是一路人,不来也是正常,两位郎君完全无需过多在意。

天下少了他们这些世家公子,难道还不做事了不成?

若是人手不够,我还认识不少寒门出身的人才,稍后完全可以写上一封书信,将他们邀请过来看看,总能有些愿意留下来。”

针对这样一点,胡彪刚想表扬一下牛僧孺的主观能动性。

耳边就是一句传来:“谁说李某与二位郎君不是一路人的?胡校尉、杨校尉,李某因为些许小事耽搁来迟了。”

胡彪和杨东篱扭头看去,顿时能够看到李德裕正大步走了进来。

大袖袍服的一身正装之下,脑壳高高地昂起,骄傲得如同一只天鹅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