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九章 抉择(第3/4页)

而今天他去安宁坊,不过是在前后迟疑了好些天后,希望通过去实地的走走看看,让自己下定一个最后的决心……

在嘴里重重吐出了一口气后,李德裕暂时压下了心中的烦躁。

对着眼前拉车的车夫,开始闲聊一般地说了起来:“不知道这位车夫小哥如何称呼,这黄包车的生意辛苦与否,收入又是几何?”

那车夫不仅体质不错,还是一个健谈之辈。

脚下小跑起来的同时,心中寻思着车上的客人,绝对不会成为自己的竞争者后,嘴里也是笑嘻嘻的回话了起来:

“郎君客气,唤小人赵大眼就行。

这每日拉着客人在长安城奔走,日晒雨淋的,若是说不辛苦也是假的了。

自从七八日之前,小人加入了这‘四通车行’之后,脚下一双新鞋的鞋底都磨掉了厚厚一层,脚指头都要露出来了。

好在这黄包车着实方便行人,如今已经在长安城的生意不错。

一日忙活了下来后,在缴纳了租赁黄包车的车钱,还有着管理费这些,每日还能余下四五十文钱了。

不怕您笑话,这笔钱小人之前都需要好几日才能赚到。

自从开始拉车之后,我家的六口人才是吃上了饱饭;而且打算再存上半个月的钱,也好给婆姨和娃娃们添上一件新衣服。

所以累是累了一些,可是小人心中也是有劲了。”

听着眼前这一个车夫,用带着发自内心喜悦的声音,说出了以上的这么一段话,李德裕又陷入了沉默中。

话说!李德裕最近一段时日中,虽然在府中没有出门。

但是让家中仆从有意地去打听之下,胡彪等安西军残余人员的情况,却是了解得相当清楚。

不管是蜂窝煤和炉子,还是‘便民小餐桌’、得月楼、精武会馆、胖西来超市、八十八号医馆、四通车行等生意。

一般在开业第二天,李德裕就得到了消息。

甚至还让人专门买了一个炉子和蜂窝煤回去试用,得出了一个比不上炭炉雅致,但是廉价和实用,对于平常人家绝对是个好东西的评价。

也正是因为以上的原因,让他心中升起了一个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

在李德裕从小接受到的教育中,就认定了天下之间的钱财是有数,若是一个方占了便宜,那么另一方就吃亏。

只是在胡彪等人这里,情况却根本不是这样。

犹如眼前这个叫作赵大眼的车夫,胡彪等人开办的产业,让一个个原本生活艰难的男人,甚至是妇人多了一份体面的工作。

靠着这样一份工作的收入,整个家庭的生活都变得好了起来,算是得到了一个极大好处的得利者。

由于便民小餐桌生意的火爆,每日间大规模收购。

据说城外农夫养的豚、鸡鸭、鸡子,地里种的各种蔬菜,往往只要挑到那里就能卖掉,价钱也不错。

这些人,也能算是得利者。

同时,那些购买力蜂窝煤和炉子,以及在‘便民小餐桌’吃饭的客户,用了比起平时更少的钱,却是获得了更好享受,吃到了更好食物。

以这样一个角度计算起来,也能说得上是得利者。

另外,在他托人去长安、万年两县的打听之中,胡彪等人所有的产业中,需要缴纳一应商税,居然是没有动任何的手脚和拖欠。

到目前为止,已经是缴纳了三百二十贯的商税;这样算起来,朝廷和官府也能算是得利者。

而若是让胡彪等人的产业,就此继续地发展了下去。

等到遍布了整个长安城之后,又会有这多少人因此而受益?

一时间,除了那些虽然没有任何证据,但绝对死在了这些人手里的城中泼皮、无赖之外,似乎所有人都是赢家。

可关键的问题是,仅仅靠着百十名泼皮的吃亏,就能换成这么多人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