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第七十七癫(第2/4页)

是啊,男人是多么重要,男丁是宗族香火、嗣承根基,女儿只是泼出去的水。可在李正瑜被黜官免爵病倒之后,他的儿子们聪明的闭门不出,免得四处碰壁,丢人现眼。所有人里,只有他的小女儿拖着孱弱的身体抛头露面,为自己的父亲到处奔走。

乔知予欣赏这样的女人,坚韧、重情、勇敢,哪怕她根本不会武,身体也很孱弱单薄,可她的灵魂里,自有强大闪光的东西。

更何况她还很美,对于美人,乔知予总是愿意多看几眼的。

于是当李维仪走到中堂里时,她便一不小心多欣赏了她几眼,多到不合男女相处的礼数,又有了点登徒浪子肆无忌惮的味道。

屋外暮色四合,中堂里烛火昏黄暧昧。

李维仪感受到那道视线毫不掩饰的落在她的身上,里面没有胛昵轻慢,可也确实是十分感兴趣的在她的身上游移。若是往日遇到这样越礼的人,她一定会不悦的转身离去,但今日不能,因为今日她是来求人的,所求之人,就是一直在注视着她的这个人。

父亲受族亲贪污赈灾银一事连累,被天子黜去尚书令一职。

或许族亲的贪污只是一个借口。父亲本就是盛京世家中执牛耳者,又兼文臣之首,平日里心系世家利益,总是与天子意见相左。在不经意间,他成为了天子拢权之路上的一大障碍。平日里她也常劝告父亲要让步,可父亲身在局中,十分固执,她身为一介女流,也人微言轻。

后来天子降罪,父亲自恃身份贵重、资历颇高,还有从龙之功,不信天子竟然如此绝情,几次三番到宫门前叩头喊冤,气得天子缮写上谕将李家的罪状昭告天下。

大奉士人入仕途径有三种:世袭荫庇、官员举荐,还有即将推行的科举。如今李家失去世袭资格,声名也一塌糊涂,无法举荐。族人想要入仕,只剩科举一条路,可家中兄长学识平庸,难有建树。

父亲认定陇右李家会就此一蹶不振,气急攻心,大病不起,身体越来越差。

她知道君无戏言,覆水难收,可还有补救机会。或许有谁能向天子进言一二,天子素以仁德治国,感念父亲曾为大奉尽忠竭节,或许一时眷念老臣,事情就会有转机。

只是这事实在不好办。父亲名誉丧尽,门生故吏各寻出路,其余世家亦纷纷避嫌,思来想去,能在天子面前说得上话,又可能接受她的相求的人只剩下了一个。

那人曾在十月的四明山秋猎中对她言辞暧昧,还当着她的面抢了她的画,收入怀中。

或许求他,他真的会答应呢?

思即至此,李维仪抬眸看向大马金刀的坐在主位,正在毫不掩饰打量她的淮阴侯。

中堂里烛光摇曳,两人四目相接,她心头一慌,又将视线收了回来。

淮阴侯乔迟,虽在民间有残暴好杀之名,可在盛京高门贵胄中,风评一向良好。他是江南世家之首淮阴乔氏的家主,又是武将之首,天子近臣、权势煊赫,待人接物一向彬彬有礼。

他与父亲同朝为官,是父亲的同僚,可那日却突然对她言行孟浪,猝不及防之下,她甚至觉得他有点恶心。

不过今日她就要利用他对她的不轨心思来成事了,如此自甘堕落,她比他更恶心。

“小女子李维仪,是陇右李家李正瑜之女……”

李维仪向面前人行了一个礼,客套了两句后,便委婉的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不用她说,乔知予都能猜到她是想求什么。

帮李正瑜在宣武面前美言几句对她简直是举手之劳,而且宣武看在她的面子上,也一定不会再和李家一般计较。

不过凭什么?

她是很欣赏她,但也只是欣赏她李维仪一个人,对她那几个没用的兄弟以及更没用的爹没有丝毫兴趣。

李维仪乐得做扶家魔,她把李家救起来了,李维仪就又回到李家乖乖做小女儿,然后嫁人生子带孩子,有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