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第十七癫(第2/3页)

等日后国库充裕,那十万阵亡将士的妻儿老小早都饿死,补发给谁,买成纸钱烧给鬼?

不愧是三朝元老的老狐狸,还开始拿民变来恐吓宣武,自以为摸准了帝王心术?殊不知第一世时,当应离阔坐稳江山,第一个就拿他开刀。

乔知予抬起沉沉的双眸瞭了这位一脸忧国忧民、看似正直不阿的老尚书令一眼,施施然站出列来,沉声道:“国库空虚,古今应对之策不过‘开源节流’,尚书令此策属‘节流’,实乃下下策,臣有一计,可做到‘开源’。”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的目光都投了过来。文臣们眼神显然有些好奇,而武将们则熟稔的抱起手来,互相挤眉弄眼的逗趣,准备开始看十一耍猴。

李正瑜转过身,满是沟壑的老脸上徐徐露出一个惊讶的表情,看着身后这个后生,询问道:“老夫此策为下策不假,但何谓‘开源’,难道淮阴侯真能无中生有?”

“自是不难。”

乔知予长眸缓缓眯起,认真的看着他,似笑非笑,“盛京东郊有处宝山,名为明珠山,此山灵气蒸腾、山体浑圆,走两步就可以看到一个土包,土包里全是金银财宝。晚辈不才,八年前,曾经带兵挖过一次,只挖了半边山,还剩半边,现在正是故地重游之时。”

此话一出口,整个紫宸殿都寂静了,静得可怕。

“感谢大自然的馈赠。”乔知予不疾不徐的补了句。

此话像是打开了什么开关,武将们的憋笑声此起彼伏的响起,每一个人都憋得脸庞通红,不敢笑得太大声。

文臣们却笑不出来。

——明珠山,是陇右李氏的祖坟,当年被这缺德煞神库库一顿猛挖。

事实上不止是陇右李氏,乱世中大奉军军资告急,在场其他的世家的祖坟,当年也险些被扒……

见此人挖了一次不够,还挖上瘾了,竟然还敢打自家祖坟的主意,李正瑜的手抖了起来。他指着乔知予,气得颤颤巍巍,一口气上不来,险些要背过气去,“你……你……”

“泥,泥,泥埋剑戟终难久,水借蛟龙可在多。四十著绯军司马,男儿官职未蹉跎。”乔知予优哉游哉的答道。

李正瑜被气得面红耳赤,一手指着她,一手抚着胸,喘着大气道:“我……我……”

乔知予笑眯眯的看他,“卧,卧,卧看落月横千丈,起唤清风得半帆。且并水村欹侧过,人间何处不巉岩。”

宣武帝虽然不喜这老尚书,但也怕他被当众气死,连累自己的上将军被后世史官唾骂,便抬了抬手,“赐座。”

很快,两个太监躬身抬了个紫檀雕花椅上殿,将快要厥过去的尚书令大人扶着坐在上面。

文臣队伍之中,户部尚书杜修泽打从一开始,视线就没有离开过殿前那抹长身玉立的身影,眼见那一向倚老卖老的李尚书被那人气得直抽抽,顿时有些啼笑皆非。

明珠山确实是陇右李氏的祖坟山,而乔迟和这明珠山的因缘,还要追溯到八年前。

八年前,乱世之中,狼烟四起,八方逐鹿。

一伙叛军猝不及防攻占了盛京。

叛军们将盛京所有世家的家主和长子长孙全都捆到紫宸殿,逼着所有世家认他们那草莽出身的叛军头子张巢做天下的主人。

历朝历代,从来都是铁打的世家,流水的王朝,无论是谁登上王座,要想治理天下都得对阀阅世家礼让三分,还从未有过有谁用刀架在世家脖子上逼世家读书人磕头认主。

阀阅世家传承数百年,多少都有些骨气。但叛军的刀,是真的凉啊,架到人的脖子上,来自黄泉的寒气就从九幽之下一个劲儿的往人的身上扑,扑得人两股战战,气节全无。

识时务者为俊杰,通机变者为英豪;忍气吞声是君子,肯吃亏方为志士;为人何必争高下,一旦无命万事休……想必在那顷刻之间,大世家的家主们长子们那学富五车的脑袋里便冒出无数条前贤箴言。这些箴言孜孜不倦的告诉他们,该低头时还得低头,乱世之中,命比骨气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