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新鲜国宝问世!还有谁上台?(第2/4页)

现场却是依旧安静了十几秒!

然后,主持人的声音打破了这份寂静,主持人声音有一丝颤抖地念出了最后几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写的真好!”

每一个人,都能从这几句当中,感受到唐玄宗心中对于杨贵妃的死,那种无尽的恨意。

爱之深,则恨之切!

也从唐玄宗这种情感,侧面描绘出,他们每个人都盛唐突然由盛转衰的这种无奈和恼恨。

前一天还是歌舞升平,盛世繁华……

一夜过去,突然就天下大乱了!

这种突然的反差,让每一个生活在盛唐的人都一时间有些无法接受。

也同样让后世诸多向往盛唐的华夏后人感觉到惋惜,每个人都不止一次的幻想过,如果大堂不会突然由盛转衰,是不是就能继续强盛几十年,然后逐渐一步步的缓慢衰弱走向灭亡,那是不是整个华夏的历史都会巨变,世界格局也会不一样?

盛唐多存在几十上百年,是不是能更进一步开疆拓土,能更进一步将华夏文化传播更远?

这种假设,只能存在于现在每个人的幻想当中了……

这种遗憾,也刻印在每个华夏人名的骨子里!

唯汉唐以强亡!

汉族,唐人,也是唯二能代表华夏一族的称呼。

如潘瑶,文依晓,朱子琪,韩潇,安可茹,俞鸿,汪红伊,温寒月,陈雨琪等感性的人心中,看到的更多是关于爱情的描述,和亲手杀了爱人的恨意!

但是……

如王建彬,张国斌,唐远鹏,杨奕等人,更多的则是看到了这首长恨歌背后对于大堂突然由盛转衰,从此走向乱世的惋惜以及一点遗憾。

而描述这样沉重的政治历史题材的叙事诗,并没有好的作品流传下来!

王程这首长恨歌,在他们心中的地位一下子上升了许多。

因为,这是他们记忆中唯一的一首描写安史之乱,描写盛唐转衰,描写盛唐天下大乱的千古佳作级别的叙事诗!

而且,这首诗还用了诸多的艺术手法。

从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切入,从两人的视觉来表达对盛唐的惋惜和遗憾!

其中还引用了诸多的民间传说和故事,进行了艺术加工!

王建彬轻声赞叹:“这首诗,在艺术和文学上来说,可能不如滕王阁序。但是,在历史研究价值上,绝对是王程所有作品当中之最。”

张国斌微笑道:“对呀,王程这首长恨歌,在所有叙事诗当中,足以排进前三!”

张毅恒嘴唇动了动,他想说足以排在榜首,算是古诗当中第一叙事诗,但是眼神看了看不远处坐着的几位老者,就没有说出来。

现在这首作品刚出来,王程也还太年轻,如果一下子就说是历史第一,只会给王程引来非议!

叙事诗,可以当做历史背景的佐证和参考,所以非常具有历史研究价值。

但是,如滕王阁序这样惊艳天下的千古第一骈文,其实并没有多少历史研究价值,但是其文学价值却又极其惊人。

主持人念完过了几秒,现场才猛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所有人都迅速站了起来,使劲的鼓掌,即便是那几位文坛大佬,此刻也面带僵硬的微笑,站着轻轻拍手,不过只是拍了几下就缓缓坐了下来,面色再次恢复平静,显然能站起来给王程鼓掌几下,在他们看来就是给王程最大的面子和认可了。

如果不是这首叙事诗实在是太精彩了,他们肯定不会站起来,拍拍手就是给面子了!

而王程在诸多掌声中,依旧是一贯的平静,在所有人的注视下,轻轻将自己写的了足足三张纸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拿了起来,眼中有一丝满意,随后就在所有人心疼的注视下,随意将三张纸收了起来,丝毫不怕将其墨迹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