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毫无诚意(第2/2页)

“大都督需要我们将和谈的进展第一时间发给南京,同时刊印给百姓看,用电报是最快的选择,我们用了于公子的电报公司也是实情,不算是虚假宣传。”

“好了,大家准备吧,过几日首相大人就要来徐州了,我们要把和谈的工作准备好。”

众人纷纷忙碌起来。

和谈的地点定在双方前线对峙区域的一座废弃小镇,徐渭从南京出发,通过漕运船只抵达徐州后,最后在一支精锐军队的保护下抵达这座废弃小镇。

小镇已经经过了简单的修葺,可以居住警卫和随行人员,明廷的谈判代表山蒿先已经到了,徐渭不顾舟车劳顿,迅速开始了谈判。

也正如同东南高层预料的那样,李成梁和谈根本就是为了拖延时间,他提出来的条件都是东南无法接受的。

山蒿先直接说出了明廷和谈的底线:

首先是保证大明皇室的存续,李成梁的方案是继续维持皇室,但是限制君主权力,但是要保留君主任命朝廷首脑的权力。

其次是保留北方明廷的军队,李成梁依然担任这支军队的统帅,李成梁可以交出政治权力,但是要保留军事统帅。

最后就是明廷官员无论文武,都可以在东南的官府中等到相应的职位。

徐渭听完了山蒿先的条件,也知道这场谈判注定是徒劳了。

明廷的和谈条件这三条无论哪一条都不可能满足。

本身苏泽起兵的理由就是主权在民,推翻帝制就是他的口号,如今苏泽都不称帝,就是要化家天下为公天下,还能让你们大明朱家继续做皇帝?

接着就是保留李成梁手下的军队,从唐末以后,任何一個大一统王朝都没有藩镇节度使这种东西了。

最后就是人事了,凭什么你明廷的官员就能直接得到东南的职位,东南多少读书人等着当官呢?

可以说这三条是将东南上上下下各个阶层都得罪了,说白了李成梁根本没有和谈的想法,只是拖延时间罢了。

徐渭干脆也直接开摆,他一边将和谈条件通过电报发往南京方面,一边开始和山蒿先争论,双方展开了唇枪舌战。

这些消息都被原原本本的记录下来,交给报社迅速刊印,东南海军迅速利用快船送到山东沿海各港口,将和谈内容也印发给明廷统治地区的百姓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