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定草原(第2/2页)

熊况越听越是佩服,他摸索了这么久,确实不如俞大猷看的透彻。

不过他也同意俞大猷的理论,因为这句话苏泽也说过,在战争中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垃圾时间”,决定一场战局的往往就是最关键的几场战斗,接下来就是“兵败如山倒”或者“乘胜追击”了。

熊况想到当年苏泽亲自练兵的时候,也是非常强调精锐概念的,使用最精锐的士兵打开局面,看来这果然是练兵最精要的地方了。

俞大猷看着自己亲手练出来的骑兵,扬起马鞭说道:

“接下来就是如何使用这些兵尖子了,我带伱好好看看,出发!”

年四月,正处于接羔期的草原上,一支汉胡杂间的骑兵从五原城骑兵,号称三万人,直接向着土默特部的王庭板升城而来。

刚刚答应了大明要求,准备支援明廷的土默特可汗黄台吉大惊失色,连忙召集草原联军阻挡。

可如今是草原上的接羔期,也就是羊羔出生的时期,这个时候草原上各部落都要人手来接生羔羊,类似于农耕民族的秋收。

当年汉武帝的时候就发现了这个时间点,所以每一次汉武帝派遣将军出征匈奴的时候,都挑选三四月份的春季接羔期,而匈奴南下都选择农耕文明的秋收期。

在这个时期,如果母羊难产或者小羊早产死亡,都会对整个部族的牲畜群造成巨大的影响,而牲畜的减少就会养不活部落的人口。

而这些年,土默特部盘剥其他部族,也无法召开草原大会分配各个部族的利益,几次镇压汉人叛逃都失败了,已经逐渐失去了草原上的权威性。所以各个部落接到了黄台吉的命令后,都观望的没有发兵。

黄台吉只能召集本部骑兵,阻击俞大猷的骑兵部队。

俞大猷的速度非常快,他的先锋绕过了黄台吉的本部骑兵,从侧翼发起了冲锋。

黄台吉的骑兵大为惊骇,阵营被先锋精锐冲散,俞大猷立刻抓住机会,直接冲垮了黄台吉的本部骑兵。

黄台吉知道大势已去,只能带领骑兵后撤,试图通过板升城自守。

但是黄台吉回到板升城前,城门已经升起,他的妻子三娘子脸色惨白的看向黄台吉说道:

“可汗,投降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