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 解散都察院(第2/2页)

停留在过去思维的人,必然会被历史埋葬。

听说七名言官被枪决的消息,那些曾经弹劾过李春芳的言官们都吓尿了。

九成的人直接上了辞表,“自愿”的辞去自己的官职。

剩余一成的人愿意转入军中,担任李成梁的行军参赞。

李成梁直接照单全收,收下了他们的辞表。

对于那些愿意加入军中的,李成梁却没有照单全收,而是将他们送入军营,说是要通过基础士兵的考核,才能给大将军做事。

这些文官们哪里受过这种苦头,很多人连第一天的操练都没撑下来,到了晚上的时候,山蒿先拿着纸笔,让那些愿意辞官的人写下辞表,有几个连胳膊都抬不起来的人,山蒿先直接给他们代笔,然后按上他们的手印。

就这样,又有七成的人被淘汰,最后留任的言官只剩下十几人。

李成梁第二个动作,就是将国子监改成了京师陆军学堂,监生的待遇和言官一样,要留下来从军必须要通过军训,就这样,大量监生被赶出了京师。

第三个动作,则是山蒿先直接冲进了京师各大报纸的编辑部,然后接管了所有的报社。

所有的印刷机都被搬走,由原来的《山东新报》和所有的报社合并成《明报》,各省的地方报纸全部取缔。

等处置掉了三个让李春芳下台的罪魁祸首之后,李成梁又开始改组明廷。

六部之中,兵部和工部合并,组成军机部,由李成梁亲自担任尚书,这个部门负责军事训练和装备的生产,掌管明廷控制的军事作坊。

吏部、户部不变,礼部则和刑部合并,组成法部,专门负责司法事务。

明廷大量的官员被裁撤,军机部的职权则大大的加强。

军官晋升,军事训练,后勤补给,军队调动,全部都被抓在这个部手里,而整个明廷则被改造成一个战争部门。

苏泽看到了李成梁的举措,颇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在所有文官改革失败之后,激进的军政府果然出现了。

不过一个军事强人的出现,却不代表明廷就能团结起来。

李成梁只是压下了明廷内部的矛盾,抢夺了原本属于文官的利益给军方,获得了支持罢了。

苏泽轻敲指节,不能让李成梁这么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