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新的背刺(第2/3页)

但是在如今东南的环境下,鼓励的就是这种开拓精神,有不少普通人都在做着这些美梦。

甚至每天都能听到某某出海赚了大钱,某某开了什么工坊大赚特赚的消息。

胡润立刻对于宗远佩服的五体投地,怪不得于公子要买自家的报社,原来是有了这样天才的想法!

活该人家于公子赚大钱啊!

于宗远又说道:“你还可以弄个富豪排行榜,将各地有实力的商人都列上榜单。”

“对了!不要列我!”

胡润眼睛再次一亮!

这年头做生意主要靠的都是实力和名望,如果有了这个排行榜,肯定很多人要争着上榜!

这又是一个增加报社收入的好机会!

胡润的呼吸都急促起来,于公子真的是做生意的天才啊!

就这样,于二公子收购的这家报社,改名为《杭州商业报》,开始从八卦小报转型为专门的财经报纸。

而《杭州商业报》的第二个版面,则是胡润专门用来专访富商和工坊主的版面。

在各种报纸竞争激烈的东南地区,《杭州商业报》异军突起,迅速成为杭州最畅销的报纸。

甚至连苏州和松江的商人,都会来杭州购买这份报纸。

两个月的时间,《杭州商业报》成了杭州最畅销的报纸,而收购这家报社又成了于宗远投资成功的优秀案例之一。

报纸这门生意,最大的好处就是现金流充足。

《杭州商业报》同时又是一份和商业紧密相关的报纸,读者当中也有不少是真的做生意的商人。

于是《杭州商业报》的广告费用也水涨船高,给于宗远带来了大量的现金。

要不是林安的火柴厂扩建用去了于宗远的现金,他家的银库都快要堆不下了。

此外,除了林安的火柴厂扩建之外,如今还能稳定吃钱的项目,就剩下任福的蒸汽机项目了。

而任福是林安的好友,他的项目就是林安介绍的。

所以即使天气酷热,于宗远还是见了林安,毕竟这是自己为数不多的“靠谱”手下了。

见到林安之后,于宗远的态度也非常亲近,他随口问道:

“林厂长,火柴厂的扩建进行的如何了?”

林安老老实实的说道:“已经扩建完毕了。”

“没事,我就是随口一问,慢慢来没事的。”

于宗远随口回着,但是他听清楚了林安的回答,立刻跳起来说道:“什么?已经完工了?”

林安带着笑容说道:“是啊,已经完工了。”

“这次能这么快完工,还是多亏了于公子了。”

于宗远站起来说道:“多亏了我?火柴工坊扩建我可是一次都没去过工地,怎么说是多亏我了!?”

于宗远提高了声音,火柴工坊这么快完工,就意味着自己投入已经结束,而火柴这东西本来就赚钱,接下来又要开始拿麻袋接钱的日子了。

一想到这里,于公子又血压高了,他连忙说道:

“等等!这么快完工,是不是没遵守法律?现在杭州可是严查奴工的!”

所谓的奴工,就是如今在东南暗地里出现的一种制度。

随着一些保护劳工的法律出台,很多工坊也意识到了人力成本费用的巨大。

其实在工业时代初期,与其说是工业,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聚集的手工业。

很多工坊主发现,如果按照法律雇佣东南的工人,那自己得到的收益就会少很多。

于是奴工就出现了。

这些奴工一部分来自于东南比较欠发达的地区,或者干脆就是从北方逃荒来的流民。

除此之外,还有从南洋、倭国、朝鲜、安南贩卖过来的人口。

东南官府是严格禁止奴隶制度的卖身契的,于宗远也是在几次聚会上,听别人夸耀过自己使用奴工是多么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