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蛮夷也,不辩经(第3/3页)

而且安南的莫朝和后黎争霸,安南的百姓始终不得安宁,经常被驱使到战场上拼命,他们对于安南的南北朝也没有多少好感。

安南如今的状况,和如今世界上大部分国家一样,还没有整体的国族概念。

安南北部山区和南部丛林中,还有不少羁縻的部落,这些部落就和中原西南边疆的土司一样,还属于一种蛮荒状态,这种状态甚至持续到了几个世纪后。

而安南的核心地区,也就是越南北部的红河平原,也就是如今越南升龙府中郡城附近的地区,以及南部的湄公河平原。

所以在形容安南的地形,就是一个扁担挑着两个米袋子。

扁担就是安南南北之间,安南半岛上狭长的国土,如同扁担一样,挑起了红河平原和湄公河平原这两个重要的粮食产区,也就是安南的米袋子。

如今红河平原掌控在后黎手里,北莫的实力很弱,根本不是戚继光的对手。

湄公河平原则在安南内战中,被崛起的占城占领。

所以苏泽更关心的,其实是占据了红河平原的后黎政权,也就是沈一贯出使的地方。

甚至对于东南来说,北莫所占据的北部山区地区,根本就没有多少价值,最重要的还是红河平原这个粮仓。

东南并没有承认北莫和后黎任何一个小朝廷,沈一贯进入中郡城之后,却没有拜见后黎的国主。

这事情自然就有些尬住了。

沈一贯并不担心,只是整日在居住的地方召来宴会,邀请后黎的达官贵人来参加宴会。

如今后黎的执政,是后黎的权臣郑检。

郑检掌控后黎的国政,但是他并没有篡位为帝的想法,而是学习中原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这也是因为在后黎中,也是和曹操起兵初期那时候差不多的局势,后黎并不是一个非常强大的整体,郑检只是其中一个实力比较大的诸侯罢了。

就连中郡城,郑检都不能说自己完全控制。

所以郑检也不能阻止其他人去见东南的使臣们,只能派人盯着他们。

不过沈一贯一点都不在意,他的叔叔是东南有名的诗人,沈一贯虽然不喜欢作诗,但是文采也是出众的。

毕竟他年纪轻轻就从浙江残酷的科举制度中杀出来考上了举人。

安南的读书人和朝鲜也差不多,都对中原文化非常向往,很快沈一贯就在安南打出了名号。

拜见他的人络绎不绝,甚至可以说到了门庭若市的地步。

而沈一贯除了和安南的士人交往,还经常见安南的商人和甘蔗种植园主。

安南的甘蔗种植园主,基本上都是安南本地拥有大量土地的贵族和地主,他们在和东南的蔗糖贸易中赚的盆满钵满,而沈一贯也以商谈贸易的名义,将他们邀请过来聚会。

抱歉晚了,这个不好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