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僭主(第3/3页)

辽东的九边军队也陈兵在鸭江边上,吓得朝鲜君臣立刻全盘接受下来,购买大明生产的棉布。

但是朝鲜和草原的人口并不多,消费能力也并不强,张居正也清楚,只靠着这两个地方,是无法满足明廷的需求的。

所以张居正再次要求朝鲜国主在釜山开埠,明廷派遣官员在釜山设置市舶司,专门在釜山从事对倭贸易。

在张居正的强势推进下,朝鲜国主不得不接受大明的要求,将釜山“租借”给了大明。

经过张居正这么几板斧下去,大明竟然恢复了几分气象。

隆庆三年,十二月初八,京师城内架起了好几口大锅,清远伯李炜带头在京师设置粥棚,给百姓免费发放腊八粥。

虽然这腊八粥和水一样稀,可依然排起了长队。

佟安从国子监出来,他搓了搓手,看了看京师热闹的街道。

自从十月份,明廷正式推行新政以来,如今已经过去了两个月了。

在国子监中,对张居正的赞扬也日益多了起来。

在最新的《皇明新报》上,张居正这个中书令,破天荒的向百姓公布了户部的情况。

砍掉了大量皇室开支,又殖产兴业,再加上一条鞭法的税制改革,明廷在支撑了陕西平叛战争、山东平叛战争,和山东前线长期对峙战争,三次大战的军费开支后,依然实行了国库盈余。

曾经对明廷非常不满的国子监学生,都开始称颂张居正这位“千古名相”,认为他才能够拯救大明朝。

京师的报纸上,充满了对张居正的颂扬之声,这都让佟安产生了大明真的中兴了的感觉。

今天是腊八,张居正下令国子监也给所有的监生提供腊八粥,佟安吃了腊八粥之后,就准备在街头转一转。

就在这个时候,佟安听到了一个声音。

“佟子元?”

佟安抬起头,看到一辆绿包车上坐着一个中年人,他连忙见礼道:“王先生!”

坐在绿包车上的正是名满京师的文坛宗师王世贞。

上一次张府聚会之后,张敬修又组织了几次文会,佟安和王世贞都在列。

一来二去下,两人也逐渐熟悉起来。

而京师国子监也邀请王世贞前往国子监做过几次讲学,佟安对王世贞非常尊重,以“先生”尊称他。

王世贞拍了拍绿包车说道:

“佟子元要去哪里?我捎你一程?”

佟安本来想要拒绝,但是看着道路两边行人步道的积雪,他还是答应了下来:

“那就打扰王先生了。”

祥子将车放下来,佟安爬上了绿包车。

车上多了一个人,祥子拉车更加费力了。

王世贞问道:

“佟子元要去哪里?”

佟安说道:“今日同学会组织聚会,我去贡院前的松鹤楼就行。”

王世贞笑着说道:“那还真是有缘,我也要去贡院那边,那就有劳祥子了,我给你加点工钱。”

祥子咧开嘴说道:“不劳烦不劳烦,要不是王先生照顾我这生意,我都撑不到冬天,就不用加工钱了。”

看着祥子身上粗布棉衣上的补丁,佟安忍不住问道:

“车夫的日子这么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