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人事任命(第2/3页)

李炜父子其实也清楚,自己是撞到了张居正新官上任的三把火上了!

不过张居正只是抄没了他家的货物,并没有处理他们父子,已经是看在他们是太子的外公和舅父的面子上了。

走出宫门,父子二人坐上豪华马车,披上了华丽的貂皮大氅,李长风对着父亲说道:

“爹,这张居正如此嚣张,还是因为陛下身体不好。张居正之前的高拱也强势,对我们李家不也睁一眼闭一只眼?”

李炜愁容满面的说道:“可是陛下这个样子,要如何为我们撑腰呢?”

李长风说道:“我认识一名道长,能够炼制仙丹。”

李炜也是眼睛一亮说道:“速速去请这位仙长炼丹!只要陛下身体好了,一定能为我们父子二人撑腰!”

这边明廷轰轰烈烈的变法,东南那边的第一次制宪会议也落幕了。

这次制宪会议其实根本没有决定任何事情,但是连续几天的报纸报道,将制宪会议代表们讨论的问题全部刊登了出来,让所有参加制宪会议的代表们,都感觉到了自己参与到了东南的政治事务中。

就算是最不关心政治的百姓,也从报纸连续的报道中,感觉到了制宪会议的严肃性。

东南大都督府和内阁距离普通百姓太远了,可是这些制宪会议代表都是住在同一座城市中的,甚至有的代表他们都认识。

这让百姓们也产生了一种对东南大事的参与感。

制宪会议落幕前,苏泽公布了第一届内阁的人员名单。

内阁大臣是由大都督苏泽任命的,不过苏泽增加了一个新任内阁大臣要在制宪会议上宣誓的环节。

首席大臣不出意外的由徐渭出任,这段时间大都督府的日常事务都是徐渭在主持的,他对东南的贡献也是有目共睹的。

财政大臣的位置也没有任何意外,苏泽的老丈人方望海顺理成章的出任第一任财政大臣。

交通大臣则给了还在淮北勘探水文,准备疏通运河的胡宗宪,胡宗宪专门赶回南京,宣誓就任。

司法大臣则由苏州知府何心隐出任,教育大臣则由松江知府申时行出任。

谭纶出任监察大臣,水师大臣和陆军大臣分别由林氏姐弟出任。

第一届内阁大臣的名单都在大家的意料之中,这些都是苏泽起事创业的有功之士,他们的能力也有目共睹。

大家也很清楚自己的位置,内阁大臣这么重要的位置,自然是苏泽的亲信担任。

大家盯着的是这几位升任大臣之后,空出来的职位。

徐渭是南直隶巡抚,这是东南第一省的巡抚。

何心隐和申时行,又是南直隶最强的苏松二府的知府。

如今苏松二府的税收加起来,比江西整个省还要高,这两个府的知府含金量十足,是东南第一知府。

谭纶是广东巡抚,这个位置也非常重要。

广东开埠最晚,在旧的航线上和福州上海这些老港口是没办法竞争的。

所以谭纶决定差异化竞争,主要经营南洋航线。

如今的东南各港口,都有自己侧重的航线。

上海是整个东南和东北亚贸易的总枢纽,主要航线是对北方明廷的货物出口。

如今东南对外贸易的大头,自然是北方明廷了。

这个结果不出意外,要知道在嘉靖朝的实录上记录,大明人口差不多是九千万。

以大明对人口的掌握能力来看,这个数据自然不是非常准确,但是这片土地上有近亿人是没错的。

如今明廷和东南对峙,东南拥有南直隶、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武昌,明廷则占据剩余地区。

虽说南方人口稠密些,但是论国土的面积,还是明廷更大一些。

所以双方的人口也差不多是对半开。

一个近乎于五千万人口的市场,必然是整个东南最大的贸易对象,倭国和朝鲜是绝对无法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