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常山之蛇(第3/4页)

“大都督府军令,陈璘从现在开始担任第五旅的旅长,统领第五旅抵挡南下的明廷新军。”

众人也没想到,在这样的关键时刻,苏泽竟然直接提拔了陈璘担任第五旅的旅长。

徐渭拍了拍陈璘的肩膀说道:

“大都督说了,‘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明廷这一次的进攻,看起来是来势汹汹,实际上就是纸老虎。”

“大都督相信你们能守住徐州,所以大都督府才没有从其他地方抽调兵力来防御徐州。”

徐渭继续说道:“指挥作战,最近忌讳帅不知将,将不知帅,长期以来都是陈璘你训练指挥作战,第五旅你比我了解。我这个名义上的旅长在徐州,反而会妨碍你指挥作战。”

“所以我向大都督请辞,让你正式担任旅长,指挥整个徐州防御作战。”

徐渭看向陈璘说道:“你有信心吗?”

陈璘感激的看着徐渭,他不是福建第一批起义的元勋,以前也是戚继光的副手,在东南新军的几次重要大战中,陈璘都没有参与。

却没想到苏泽竟然这么信任他,在这样的大战中临危受命,让他担任旅长。

徐渭拍了拍陈璘的肩膀说道:“不要辜负大都督的信任,好好守住徐州,到了冬季我给你请功!”

说完这些,徐渭直接离开军营,彻底将第五旅的指挥权交给了陈璘。

陈璘接管了第五旅之后,不必再事事请示徐渭,果然军令畅通了很多。

第五旅从扩编到训练都是陈璘主持的,由他指挥第五旅也算是众望所归,在统一了指挥权之后,整个徐州地区迅速的动员起来。

重要军事目标地区的百姓撤往后方,侦查的斥候军队分布出去,山东的情报部门开始运转。

而返回南京的徐渭,则以扬州为节点,开始向徐州调运物资,各种火炮、火枪、弹药、粮草、军马被送到徐州,依靠着东南强大的后勤补给能力,陈璘的底气更足了。

反观明廷这边,王本固的三镇新军拖拖拉拉才从济州城出发,刚出城就遇到了补给的问题。

由于明廷在山东的指挥系统混乱,王本固这个三镇统制官只有带兵的权利,所以筹措粮草这件事是交给山东巡抚韩楫的。

韩楫本来就和王本固不对付,沿途补给也不上心,以至于王本固出了济州城之后,大军竟然都吃不饱肚子了。

王本固认为是韩楫故意拖他的后腿,开始上书弹劾韩楫,说他延误军情。

而韩楫这边也是焦头烂额,因为矿监的事情,整个山东怨气很大,今年的秋粮征收遇到了不少抗税抗捐的事情。

原本三镇新军在济州城内,靠着运河补给还能勉强维持,等到大军行动起来,后勤就有些跟不上了。

不过韩楫也是真的全力操持,并不是故意拖王本固的后腿。

但是王本固却不由分说的上书弹劾自己,这让韩楫非常的愤怒,也上书反击。

这明廷新军才出济州城,山东军政两名大员就开始打起了笔墨官司,这也让在京师的高拱出离了愤怒。

可是愤怒归愤怒,这仗还是要打的。

其实无论从明廷还是东南,这一场仗都是非常仓促的。

明廷这边三镇的新军才操练完毕,根本没有打过硬仗,而且高拱也很清楚,就算是攻下了徐州,以明廷的能力可能也守不住徐州。

对东南来说,此时是发展休养的重要时期,和明廷争夺一城一地的得失根本没有必要,打胜仗之后,第五旅也没有能力控制山东全境。

所以高拱很清楚,这并不是一场军事仗,而是一场打给皇帝和百官看的政治仗。

而高拱之所以支持打这一仗,也是想要看看明廷新军中包含的问题,检验一下明廷新军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