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新思想,新学说(第3/4页)

其实在占据了潮州和广州之后,明廷基本上放弃了广东沿海各府,将广东所有的兵力都抽调了韶州府,驻扎在韶关。

明廷还从广西调遣狼兵囤驻在连州城附近,明廷的目标很明显,就是要防止广东的东南新军北上进入湖广。

韶关,是连接广东和湖广的重要通道。

早在秦始皇派兵统一岭南的时候,于都庞、萌渚两岭余脉间筑潇贺古道,由湖南道州、桂岭直达广东的封开和韶关。

这条路至今依然是连接湖广和广东的重要通道。

对于明廷来说,广东沿海州府丢了也就丢了,反正这个时候的广东,还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

明代的广东人口并不多,开发程度也比较低,上缴的赋税在两京十三省中也是倒数的,而且距离京师太远,本来就属于非核心的地区。

而湖广则是明廷的粮仓,又是水陆交通枢纽,是绝对要死守的。

看到明廷收缩的动态之后,在广州府的谭纶也不客气,在今年秋粮征收完毕之后,立刻让俞咨皋四面出击,占领沿海的府县。

俞咨皋先是向东,攻打惠州府,和潮州府连成一片。

紧接着又立刻向西,先后攻占肇庆府,高州府和雷州府,隔海相对的海瑞老家琼州府(海南)闻风而降。

至此,除了粤北的韶关府、南雄府,以及粤西的廉州府之外,其余州府尽数录入到了东南之手。

谭纶之所以不攻打粤西,是因为广西的民族问题复杂,多次发生叛乱。

比如藤峡盗乱,从成化年开始时叛时乱,当年王阳明在嘉靖继位初,就曾经担任两广巡抚,在广西镇压叛乱。

后来张经也在广西平叛,(胡宗宪抗倭前任),他在广西经略多年,收服了一支狼兵部队。

后来张经带领狼兵入浙,因为狼兵作战不利被弹劾,这些狼兵就遣返到广西。

张经被杀之后,不少狼兵都统都为张经鸣不平,又打着给张经复仇的名义重新叛乱。

谭纶知道广西的复杂情况,此时还不是介入广西事务的好时机,所以只让俞咨皋打完了雷州府就停手。

而北上粤北攻打韶关,则是因为广东的地形决定的。

广东北高南低,通过南岭将湖广和广东隔开,而韶关府就处于南岭的区域,地形险要山地众多。

这对于步炮为主的东南新军来说,韶关是很难大规模行军攻打的地方。

而明廷在韶关的知府黄泰,是曾经追随张经在广西平叛,军事经验丰富,老成持重,所以谭纶也没有让第四旅轻易北上。

只是此时这位黄知府的处境也很微妙。

北方混乱,第四旅是从海上奇袭广州城的,广东布政使和都指挥使,这一民一军广东两个最高级的官员,全部都落入到了东南新军之手。

黄泰接到了消息之后,立刻发动整个韶关府的军队驻守韶关。

从粤南撤出来的军队,向南都是大海没地方可以退,所以也只能北上,纷纷聚集到了韶关。

黄泰已经六十岁了,虽然军事经验丰富,但是毕竟年纪大了,无法事事亲力亲为。

黄泰挑选一部分还能作战的精兵编入其中,剩余的则让他们继续北上。

黄泰在韶关聚集了万人,又依托地形修建了山寨,倒是将韶关守卫的很森严。

之所以只留下万人,还是因为韶关没有足够的粮食。

黄泰在韶关忙里忙外,接着又不断北上湖广,请求湖广的支援。

可是黄泰派去求援的人石沉大海,到现在一点消息都没有。

这倒不是说黄泰的手下不努力,而是大明的湖广实在是太大了。

明代湖广包含现代湖南和湖北两块地区,治所在武昌。

黄泰的手下从梅关古道进入湖广南部(今湖南),然后又一路北上,好不容易才到了武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