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北归和南归(第3/4页)

愤怒褪去,赵贞吉的脑子重新转起来,他终于明白是自己来晚了。

赵贞吉对着张居正说道:“既然如此,张部堂就好好守着徐州,我要返回关中给陛下复旨了。”

赵贞吉头也不回的就离开了张居正的府邸,张居正连一句挽留的话都没有说。

身边副将上来问道:

“部堂,赵阁老会不会去追回大军?”

张居正笑着说道:“赵贞吉是聪明人,经过我的提醒,他肯定不会北上送死的。”

赵贞吉出了徐州城,立刻对手下说道:“快!快离开徐州!”

马车也不坐了,赵贞吉骑着马飞驰,一路狂飙离开了徐州。

一直等到了出了南直隶的地界,赵贞吉这才浑身瘫软的下马,冷汗已经将他的衣襟都弄湿了。

队伍中的宣旨太监对着赵贞吉问道:

“赵部堂,我们去湖广宣旨吗?”

赵贞吉这次出来有两个任务,一个召回徐州的九边精骑,这个任务已经失败。

另一个就是宣布景王的任命,让景王都督湖广赣直诸军事,等于授予景王总任一方的权利。

赵贞吉立刻说道:“自然是去湖广!”

赵贞吉终于不再乘坐轿子,一路上都骑马向湖广而去。

徐州大军的动态,自然瞒不过苏泽在南直隶的情报站。

接到消息,熊五立刻用快船送到上海,再用飞剪船传递到大沽。

八月三日,京师。

京师军营中,苏泽接到了从南直隶传来的消息,得知了徐州大军北上的消息。

苏泽立刻召集在京师所有要员参与军议,一开场苏泽就向负责民政的王锡爵问道:

“王京尹,秋税征收如何了?”

王锡爵立刻说道:“大都督,秋税已经征收完毕,已经通过北运河全部运到了天津装船了。”

苏泽又看向许国问到:“许参赞,天津的木料船打造如何了?”

许国说道:“回大都督,已经打造木料船十艘,已经准备好拖运了。”

苏泽又拿出林默珺的信件说道:“第一旅传回消息,舰队已经攻占登州港(蓬莱),我们返程的日子到了。”

“凡是为我们效力过的各级官员,名册上的匠人也全部都带走。”

“等所有相关人员全部离开之后,第二旅第三旅再撤出京师!”

“今日京师进行宵禁,执行军管,禁止随意出入城门。”

“诸位,我们要回家了!”

按照参谋部制定好的撤离方案,所有人都开始行动起来。

王锡爵首先返回顺天府,紧急召集各坊的官吏开会。

等这些官吏集中到了顺天府衙门,王锡爵立刻宣布了大都督府的命令。

这些基层官吏听说撤去江南,大部分人都是情愿离开京师的。

明廷的政治清算越发的激烈,他们这些“出仕贼军”的官吏肯定没有好下场。

而他们给苏泽效力的这段时间,大部分人过得都是忙碌又充实,东南新军的官场上可没有明廷那么多的陋习。

王锡爵派出士卒,协助他们带上家人打包行李,然后带着顺天府所有的人丁田册,从码头乘船前往天津。

转移的工作从苏泽进入京师就开始了,从运送《永乐大典》开始,就有京师匠人随船送到了上海。

许国名册上的工匠已经转移了大半,剩余的也全部集结到了天津,准备随着京师大军一起撤离。

等到入夜之后,京师中的官吏已经全部撤离完毕,入夜之后苏泽命令大军出城,趁着夜色向天津撤退。

骑在马上,看着巍峨的京师城墙,苏泽对着身边的诸将说道:

“京师,我们还会回来的。”

说完这些,苏泽扬起马鞭,头也不回的向天津而去。

清晨的阳光透过薄雾洒在大地上,一片淡黄色的光晕包围着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