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大都督让我给您带句话(第3/4页)

“那就好,记住,这是北方商人采买的,我们什么都不知道。”

“少爷您放心,大家都知道这是供北方的,是北方商人订购的。”

徐琨巡视了一圈,算是完成了今天一半的工作。

下午他还要盘存原料,核对订单,新运到上海的棉花还要他去亲自验货收货,每天都忙碌的不行。

但是比起前往京师,在父亲身边做个没有任何价值的废人,徐琨倒是很满足这样的生活。

松江府中的大小工坊都在开足马力,整座城市如同一座巨兽,将海量的原料吞下,吐出各式各样的货物。

管理松江府这样的城市,对任何一名大明官员来说都是极富挑战性的事情。

新到任的松江知府申时行,却让松江府所有官吏都刮目相看。

年纪轻轻的知府大人,瞬间就驾驭住了松江府这头巨兽。

申时行刚到任的时候,是一副老好人的样子。

但是上任之后,立刻就展现出雷霆手段。

将几个松江府中留任的老吏送上了法司,又迅速处理完毕松江府中挤压的官司,申时行的治政手腕出奇的老成。

《大明律》中本来就对贪污受贿处置极重,申时行只不过是重申《大明律》,就已经足以威慑松江府各级的官吏了。

不过这申时行也不是照本宣科的使用《大明律》,到任松江知府之后,申时行最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编写民律上。

江南地区关于争产的官司本来就很多,在商业兴盛之后,除了争产之外又多了很多商业有关的案子。

在以前这些案件,并没有统一的判定标准,往往依赖于主官自行推演的司法解释,或者是往年的案例。

有些官员判决这些案件,甚至都理不清其中的属权关系,只是拉架一样的胡乱一判,甚至强行要求调解结案的。

申时行此时就在编写新的《民商律》条文。

将书桌上的卷宗交给助手,申时行揉了揉太阳穴说道:

“肩吾,你将这些整理一下,寄送一份给大都督府。”

申时行身边这个年轻的读书人名叫沈一贯,是胡宗宪幕僚高产诗人沈明臣的侄子。

自从上次浙江烂柯山作诗劝说胡宗宪投靠苏泽后,沈明臣也被授官。

而他的侄子沈一贯在浙江名声不小,精通刑名,也被大都督府征辟,然后送到了申时行身边担任佐官。

申时行放松了一下说道:“大都督交给我的任务,就是尽快编写这套《民商律》,等到了松江知府任上,我才知道是被大都督坑了,这《民商律》哪里是这么好编的!”

沈一贯笑了笑说道:“这都是大都督对府台大人的信任嘛。”

申时行摇头说道:“大都督用人,一向是好用就把人往死里用。”

申时行看向沈一贯说道:“肩吾,昨日公文你也看了吧,大都督要在二省六府开始土地榷权,各府都要出人,我已经把你的名字报上去了。”

沈一贯一惊道:“申府台何故如此啊!”

申时行笑着说道:“这也是让你感受一下大都督的‘用人之道’。”

“不说笑了,这一次榷权,其实就是‘检地’、‘检籍’、‘大索貌阅’、‘造黄籍’等等,肩吾你熟读史书,应该明白我的意思。”

沈一贯点头说道:“大都督是要清丈田亩。”

申时行点头说道:“有恒产者有恒心,这一次榷权就是要将一部分土地空出来,授予有功将士。”

“但是这一次的榷权,又有别于历史上任何一次清丈田亩。”

沈一贯疑惑的看向申时行。

申时行指着桌子上的草稿说道:“以往物权就是土地权,剩余的赋税徭役,都是依赖于土地而生。”

“但是如今除了土地之外,矿场、码头、道路、商铺这些都是重要的权属,商品、货物、合同也都有权责的,这一次的榷权,清丈土地很重要,但是明确物权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