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张居正谏行一条鞭法(第2/4页)

不过这个时候的李伟还是想要给女婿作事的,毕竟现在女婿裕王还只是王爷不是皇帝。

他又说道:“前阵子御史不是上书皇帝,禁了登州的海运吗?那不走海运,陆运冬衣肯定要价高了吧?”

李长风立刻冒出粗口说道:“禁海?禁个屁!”

李长风说道:“登州莱州那么多港口,那么多往来江南的商船,朝廷还能真的全禁了?”

“如今禁了的,不过是通往九边的粮食贸易罢了!”

“其实这事情,也大有内情!”

众人立刻八卦起来。

“你们知道辽阳总兵李成梁吗?”

众人纷纷摇头。

李长风说道:“这辽阳李家在关外可是大家族,辽阳在这位李总兵带领下屯田关外,关外很多军营的粮食都是李家供应的呢。”

“可朝廷从登州海运运粮,压低了关外的粮价,听说那御史陆凤仪,就是收了李总兵的贿赂,这才上书请求停止登州海贸的。”

众人纷纷大呼,原来还有这样的内情。

不过李国丈这帮狐朋狗友当中,也有熟悉大明情势的人,有人问道:

“这李成梁不过是区区一边镇总兵,还能结交清流言官吗?”

李长风说道:“这就是你们不知道关外形势了,这李成梁虽然只是总兵,但是辽阳卫中的精锐都是他的家丁,关外野人女真都被他驱策,可是垄断着关外生意,在蓟辽也是说得上话的大人物!”

众人面面相觑,竟然不知道还有这样的内情。

李长风说道:“登州商人其实也不敢北上了,前几次运粮就遇到了关外女真‘劫匪’,好几个商团都全军覆没了。”

“如今登州那边北方航线都禁了,也算是给朝廷一个交代,但是私下交通南方的船只倒是畅通,如今南方的商品在京师可好卖呢!”

众人一听,李长风的说法倒是没毛病,如今京师市面上到处都是江南的产品。

冬衣,鲸油灯,肥皂,染料,酒,糖。

这些货物都在京师畅通无阻,甚至连江南的《警世报》,都被这些商人们按照五期十期扎成一捆,拉到京师来统一贩售。

这么一说,朝廷的禁令完全没有作用啊!

这时候李长风将李伟拉到一边。

“爹,以朝廷冬衣的收购价格,从江南进货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但是李伟还是犹豫的说道:“可是这样的话?万一查出来我们是从江南购买的冬衣,岂不是要连累殿下?”

裕王上奏朝廷,将置办冬衣的活交给李家,用的理由就是松江府如今在苏贼占领的地区,虽然航路没断,但是从松江府采购冬衣有资敌的嫌疑。

徐家在松江府生产都算是资敌,那自己去江南买冬衣算什么?和敌寇做买卖?通敌?

李长风突然说道:“爹,您糊涂啊!”

“这买卖难道还要您亲自去吗?您这个未来的国丈爷,难道还要亲自去江南买冬衣?”

李长风说道:“朝廷让我们李家来筹办冬衣,爹你可以将这一批冬衣再分下去。”

“咱们只要定下一个采购的价格,让在座的这些人去筹办就行了。”

“这差价,就是咱们李家稳赚不赔的。”

“而他们是自己纺纱织布裁衣呢,还是去江南外购,又或者是用别的什么办法,我们李家不知道,也不用负责。”

“而且刚刚儿子已经将路子都告诉他们了,他们还不知道怎么赚钱吗?”

李伟闻言一喜,按照儿子的说法,自己这次采购冬衣,那就是稳赚不赔的生意啊!

李伟突然觉得,自己好歹也是皇孙的外公,日后说不定还能做皇帝的外公。

李伟想起戏文中那句“劳心者治人”,顿时又觉得儿子的方法妥帖。

为啥要自己操办工坊苦哈哈的赚钱啊,自己也是“劳心者”了,交给下面人来办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