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高拱献策(第3/4页)

高拱说道:“兴产殖业,这就是苏泽在造反之前所做的事情。”

“朝廷大事,殿下如果参与过多,反而会被陛下忌惮,可以学苏泽从经世济用之术上下手。”

“苏泽在福州开海贸易,朝廷在登州也可以开海贸,还有大同边市贸易。这苏泽编练新军所耗费的军费,据说大部分都是通过海贸所得。”

“除此之外,《天工开物》上的各类工坊,也都是富国之术。”

裕王听完了高拱的话立刻大喜,他立刻说道:

“裕王妃家精于此道,孤可以让裕王妃娘家来操持这些事情!”

高拱张了张嘴,最后还是闭上了。

他本意是劝说裕王扶持工商,却没想到裕王第一个想到的是让裕王妃娘家发财。

高拱更加的意志阑珊,裕王是真的不明白自己的意思,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呢?

高拱已经有些微醺,更是懒得深究裕王的心境。

这明明才喝了两杯而已,高拱虽然酒量不济,但是也不至于如此?

“殿下,这么好的酒,是宫里御赐的嘛?”

裕王说道:“这是京师时下最流行的玉壶春,是李妃的弟弟送到府上的。”

“玉壶春?是京师哪家老字号的酒?”

裕王愣一下说道:“好像是浙江的酒,是南方商人贩售到京师的。”

浙江?

高拱和裕王对视一眼,直接放下了手里的酒碗,高拱突然觉得一桌子酒菜都索然无味起来。

朝廷留给高拱赴任的时间很紧,第二天高拱就坐着马车离开京师,除了自己的手稿之外,高拱将所有的书都留给了裕王。

裕王也是立刻行动,将自己王妃李氏的父亲李国丈请来了王府。

李妃家贫,李国丈本来只是个泥瓦匠人,也是女儿诞下皇孙之后,这才逐渐发迹,开始做了一些皇粮生意。

李妃是个聪明人,在裕王府本分低调,但是再低调李国丈也是皇亲国戚,大明的外戚虽然远不如之前的煊赫,但是李国丈也不满足做个富家翁。

听到女婿裕王的话,李国丈眼睛一亮。

裕王却有些拿不定主意的说道:“高师傅让我殖产兴业,可如今京师有什么产业可以做的呢?”

李国丈眼睛一转,立刻说道:“殿下!小老儿常听说,如今最赚钱的买卖就是织棉布了!”

“徐阁老家在松江府的田,全部都改成了织布和裁衣的工坊,如今整个九边的冬衣,都是徐家在供呢!”

“听说徐阁老在松江府号称半华亭!半个华亭的织工都在给他家效力呢!”

裕王的眉头皱起来,徐阶在京师的官声不错,没想到竟然在松江府有这么大的产业。

等等,松江府不是被苏贼占去了吗?怎么徐阁老家的产业还在松江府?

松江府的徐阁老家给边军送冬衣,来年还要让边军南下去打松江府,裕王的突然觉得有点头晕。

李国丈看到女婿的表情,立刻说道:“俺不懂那些军国大事,但是也觉得边军冬衣这么大的事情,怎么能全数交给徐家来做呢!”

“而且这纺纱织布又是什么难事,听说那《天工开物》中不是都写了吗?在京师找些擅长织布的织工,再按照图纸打造织机不就行了。”

“若是在京师织布成衣,送到九边不是还更近些呢。”

裕王眼睛一亮,他立刻对李国丈说道:“那就多麻烦丈人操持了!我这就给父皇上奏!”

次日,裕王上奏,以九边冬衣在松江府采买,有资敌的嫌疑,请求朝廷在京师附近采买九边士卒的冬衣。

皇帝立刻准奏,内阁首辅徐阶立刻上请罪奏章,表示徐家的产业一定会立刻撤出松江府。

皇帝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换内阁首辅,请罪奏章留中不发,皇帝下旨慰留徐阁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