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胡宗宪献策郑国渠(第3/4页)

“我们兵部拿到《警世报》,都会第一时间快马加鞭送到徽州府去,报告给张部堂。”

这个户部官员都惊了,他指着对方说道:“你们通过贼军的报纸打探军情,然后发给前线的张部堂?”

对方点头之后,这户部官员只觉得脑袋晕晕的,是这个世界太魔幻,还是自己跟不上时代了?

户部官员连忙回去将这个消息告诉赵贞吉,赵贞吉看着漕运的航运图半天,然后说道:

“完了!今年湖广的秋粮是到不了。”

赵贞吉自言自语道:“徽州府的秋粮动不了,那是留给南京左右卫的军粮。”

“下令,今年江北的粮食立刻征收!按照去年的两倍收!收完了立刻装船,务必要送一批粮食去京师!”

赵贞吉还没有享受完斗垮谭纶的喜悦,就先等来了自己的末日。

他擅长揣摩皇帝和内阁的心意,他知道自己现在重要的任务就是解送纲粮入京。

只有粮食到了,朝廷才能调集九边的军队南下,朝廷才能夺回闽浙和苏松二府。

九边精锐十几万人,苏泽手里就这点兵马,控制闽浙都费力,本来赵贞吉并不觉得朝廷会失败。

可是九江陷落却让赵贞吉陷入到恐慌中。

赵贞吉看着地图,如果湖广的粮食运不过来,就只能靠着江北和山东的粮食了。

江北地区也是重要的产量区,淮安、泰州、扬州都是水乡,如果能顺利的将这里的粮食运到京师,应该也能调集一部分九边精锐南下吧?

不过这些年江北饱受倭寇侵扰,后来为了抗倭又掘开了淮河,里下河地区受灾严重。

今年好不容易才缓和了一些,如果强行征收粮食,又要出现饿殍遍地的景象了。

就连手下也有些看不过去了,这个户部官员说道:

“赵部堂,今年朝廷才恩准江北诸县减税,如今又要倍征,万一酿出民变?”

赵贞吉闭着眼睛说道:“为了朝廷,只能苦一苦百姓了!”

“我写一道手令,为了防止被苏贼袭击,让江北诸卫协助衙门征粮。”

“另外在南京、扬、镇三府再发匠户三千,在扬州加快制造纲船,江北的粮食一定要送到京师!”

一向爱惜羽毛的赵贞吉终于慌了,南京户部这台破旧的机器终于运转起来。

而此时在福州的码头上,苏泽正带着下属等待官船靠岸。

当看到满头白发的胡宗宪,站在苏泽身后的徐渭愣了一下,才几个月不见,胡宗宪竟然又老了许多。

“胡公!”

苏泽亲自上前,一把搀住胡宗宪,拉着他一起走下码头。

胡宗宪也没想到苏泽这么热情,苏泽拉着他上了马车,徐渭这才对胡宗宪行礼道:

“胡部堂。”

胡宗宪挥挥手说道:“如今没有胡部堂了,朝廷已经革去了我的功名。”

胡宗宪看向苏泽说道:“大都督,胡某在浙江多留了一阵子,是为了这件事。”

说完,胡宗宪从衣服当中掏出一副绢画,苏泽小心翼翼的接过来,这竟然是一本详细的浙江山川水文图。

胡宗宪说道:“浙江多水灾,去年就淹了浙北九县,毁堤淹田无数。”

“虽然这其中也有人祸,但是也和浙江水灾频发有关系。”

“除水灾之外,浙江还有风灾(台风),还有塘灾(海啸),这份图是胡某搜集浙江知水的官吏建议,请大都督修整浙江水系,让百姓免于水灾之苦!”

看着丝绢上的各种标记,苏泽嘴角露出笑容说道:“胡公为了百姓真的是辛苦了!今日设宴,苏某可要好好款待胡公!”

但是同时坐在车里的徐渭却脸色发白。

等到车到了大都督府后,胡宗宪被迎入府中,徐渭单独拉着苏泽说道:

“大都督!胡公怕是还心念着大明,他献这份水文图居心不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