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从“贼”(第3/4页)

但是陆映奎是吏员,在大明朝体系中根本没有上升空间,方望海失去对钞关厅的掌控后,陆映奎迅速被赵贞吉排挤。

苏泽说道:“新发行的吏员管理条例你们都看吧?以后吏员也比照官员发放俸禄,暂定为六档,一档比照正四品官员的俸禄,六档比照正九品官员的,按照工作年资和工作表现晋升。”

“都督府还在研究,以后还会有吏员转任官员的统一考试,通过考试就可以转任官员。”

陆映奎脸上挂满了笑意,他被定档为三档,也就是正六品官员的法定俸禄,明代官员俸禄不高,但是也足够养活一家了。

而且拿着俸禄,也就算是合法收入了,不用像以前那样想尽办法捞偏门了。

最主要有了向上的台阶。

徐渭神情复杂,他自己就是科举不第没能做官,本来跟着胡宗宪平倭,胡宗宪向朝廷表功,推荐徐渭做官。

没想到胡宗宪自己先倒台了。

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在福州的徐渭非常干脆的就投了苏泽。

徐渭是一个狂士,性格也是有些偏激的,他投奔苏泽倒不是看好苏泽的造反事业,而是为了出了对大明朝廷这口怨气!

徐渭帮着胡宗宪筹谋抗倭,不知道花费了多少心思,背负了多少骂名,没想到倭乱一平,朝廷就卸磨杀驴,实在是太可恨了!

紧接着苏泽解救了胡宗宪,刊登檄文声讨朝廷,徐渭都看在眼里。

等到这次徐渭跟着苏泽来泉州筹办海关,徐渭竟然觉得苏泽造反能成?

太荒唐了!

可是看到陆映奎眼睛中的光彩,看到整个泉州海关忙碌的景象,徐渭又深深的思考起来。

说不定还真的能成?

可是打仗最重要的是钱粮,徐渭以前就是帮着胡宗宪主持后勤和税收的,苏泽一下子免掉百姓那么多杂捐,真的能行吗?

还没等徐渭发问,方望海首先问道:

“汝霖,这个免杂捐和免役银是不是再商议商议?目前用兵的地方多呢,能维持得住吗?”

苏泽笑着说道:“岳丈大人放心,小婿已经测算过了,以目前闽浙两省的田赋丁税,足以维持官府开支和用兵所耗,而且还有钞关税和海关税收呢。”

方望海从没有算过这样的帐,他不敢置信的说道:“汝霖你不是将吏员也纳入俸禄中,这样也够?”

苏泽说道:“当然,以后不仅仅是海关和钞关,各府县衙门内,只要是定额范围内雇佣的吏员,也都按照六档发放俸禄,两省二府的田赋丁税,足以支撑了。”

看到方望海和徐渭还是不信的样子,苏泽说道:

“岳丈大人,您以前做过南京户部尚书,南直隶的税赋,有多少是南直隶留用的,又有多少是送到京师的?还有多少是送往各地宗王府的?”

方望海愣住了,而徐渭自然不知道这其中的具体数额,他转而看向苏泽。

苏泽冷冷的说道:“天下财赋每年供京师粮食四百万石,而各处王府禄米多达八百五十三万石,超过供京师之粮一倍以上。”

这下子徐渭也倒吸一口气说道:“竟然这么多?”

苏泽又说道:“如河南开封,洪武中惟有一个周王府,至嘉靖初郡王已增三十九,将军至五百余,中尉、仪宾不可胜计。”

“而河南一省,一年所征粮食不过八十四万三千石,王府禄米一百九十二万石。以此省论之,即便田赋粮全征,也不够供王府禄米之半,况且吏禄、军饷皆出其中。”

“福建浙江虽然没有宗藩王府,但是每年所征的钱粮,也要投入其他省来补王府禄米的窟窿,自然是军饷不足了。”

方望海叹息一声,他知道苏泽说的都是实情,每年江南收这么多赋税,朝廷开销依然不够,其实养官员和吏员还真的花费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