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合击倭寇,兵法升级(第2/4页)

等到戚继光离开营地之后,俞咨皋对着林良珺眨眨眼,然后对着戚家军各营官说道:

“还是先让远道而来的水师新军兄弟们适应下营地,我看让他们打散了,分到各个营房适应一下,也能培养一下情谊,战场上也好配合一些?”

各营官互相看了一眼,也觉得俞咨皋的说法没什么毛病。

调入福建的戚家军,大概有陆军士卒五千人。

这五千人,基本上都是戚继光在金华募集的浙江矿工子弟。

除了这些陆军士卒之外,戚继光也在兴化府募集了五百渔户,建造了一些舰船,不过这些基本上都是运输用的海船,戚继光整体上还是一支陆军为主的部队。

就是这样的一支部队,先是随着戚继光在浙江、福建、广东抗倭,立下了汗马功劳。

抗倭成功之后,戚继光又镇守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保障了北部疆域的安全。

这支部队南征北战,可最终的结果却不太好。

在苏泽原来的历史时间线上,戚继光因为依附张居正,在张居正倒台后被清算,罢官回乡后病死家中,年仅六十一岁。

戚家军在戚继光死后,调入朝鲜抗击丰臣秀吉入侵,损失惨重,戚家军在辽东也立下了赫赫战功。

可最后的结果是,因为明廷长期欠饷,导致南军讨赏。

平壤南兵撤回时,以王赏不给鼓噪于石门寨。总兵王保与南兵有小忿,遂以激变耸惑军门,千三百名保尽诱杀之,人心迄愤惋,故招募鲜有应者。”

王保传中简单的几个字“保诱令赴演武场,击之,杀数百人,以反闻”。

从此之后,戚家军彻底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冯硕,是水师新军中的一名军官,他也是苏泽亲自挑选出来的,一进了戚家军营地,就迅速和营里的士卒们打的火热。

冯硕也是福建矿工出身,自然和同样是矿工出身的戚家军有共同话题,加上冯硕还会唱一些闽北的小调,营中的戚家军围着他聊起天来。

这支营的把总姓孙,原来也是一名普通的矿工,在浙江抗倭中立下功劳,被戚继光叙功而提升为了百户。

孙把总是个粗人,觉得冯硕很对胃口,两人就快要斩鸡头盟誓了。

“大哥,嫂子在浙江怎么样了?”

说着说着,自然就谈到了家里的事情,冯硕开口问道。

孙把总叹了一口气说道:“上次带信过来,说家里的粮又不够了,老子在外拼命,家里还在饿肚子,这贼世道!”

戚家军营中军令严格,不允许喝酒,孙把总抱怨了一声,吐了一口痰说道:

“浙江的粮价涨了三成,若不是戚大帅待我们亲厚,从不克扣,家里早就饿死人了。”

冯硕又问道:“大哥,家中还是要置办些田产啊。”

孙把总又啐了一口痰说道:“怎么不置办?我在浙江拿命换的赏钱都汇到家里,在杭州府买了几亩水田。这次水灾都被淹了,官府还强行弄什么改稻为桑,逼着我家种桑树,就我那笨婆娘哪里会养蚕啊?”

“那田呢?”

孙把总的脸色黯淡下来,他说道:“卖了呗,不卖就要改稻为桑,如今浙江的桑苗价格已经涨上天了,若是种不上桑苗,官府就要强行低价赎买,那还不如卖了换点粮食。”

孙把总低声说道:“听说买我家田的也大有来头,是京师某个大官。”

“等这边安定下来,还是将婆娘和孩子接过来,以后也别折腾买田了。”

冯硕看着周围问道:“孙把总家都这么辛苦,那普通的弟兄们?”

他打开这个话题,所有的士兵都开始抱怨起来。

“我家今年都饿死人了。”

“我家那山上的田也要改稻为桑,那桑苗还必须要在官府指定的地方买,十棵桑苗就要一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