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要不要造反?(第2/4页)

同时林默珺还向苏泽写信,说起了一件事。

通过审讯倭人俘虏,林默珺知道了如今在倭国的九州岛上,有着大量的大明奴隶。

这些都是几次倭乱的时候,倭寇从大明沿海地区掠夺的百姓。

按照那个被林默珺俘虏的倭人武士说,在九州很多地区,田间有三成的大明奴隶在干活。

这些被倭寇掳走的大明百姓,男人被驱赶到田地干活,女人则被赏赐给贵族和武士,工匠则被编入工匠营。

一些普通倭人武士赚了钱,也会购买大明奴隶帮着自己种田,按照这个倭人武士的说法,足有上万大明百姓被囚禁在倭国受着奴役。

听到这个消息,林默珺自然是非常的愤怒,甚至想要直接带兵去解救这些大明同胞。

不过苏泽还是写信劝住了她,如今长宁卫的海上力量还行,但是登陆作战还是士兵太少。

不过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些同胞受难,苏泽让林默珺和琉球商人联系,试着用大明的丝绸赎回这些大明奴隶。

自从上一次击溃了岛津家之后,九州的倭国大名改变了对琉球的态度,特别是一向和岛津家不对付的丰后国大友家,纷纷和琉球建立了商贸关系。

岛津家也不愧是倭国人,能屈能伸,他们竟然也会打上大友家的旗号和琉球人交易。

等到这些倭国大名听说可以用大明奴隶换取丝绸,他们纷纷表示同意,林默珺第一次就从倭国换回了一千名大明奴隶,只可惜其中大部分都是老弱病残的人,林默珺暂时将他们安置在东奥岛上,等到一部分人身体养好了再送去大员岛。

苏泽麾下的产业越来越大,以他现在的情况,如果科举未尝不能入阁,就算是不继续科举,也可以做一个富家翁。

若是历史线不发生变化,如今是嘉靖三十七年,也就是公元1558年,距离大明正式灭亡的1644年还有87年,苏泽也完全可以安排子孙后代出海避难,要知道郑成功割据大员,也足足撑到了康熙年间。

在大明朝这四年,苏泽有了老师,有了同学,有了朋友,现在有了妻子,有了儿子。

通过这四年,他有了产业,有了名望,有了前途。

为什么要造反呢?

苏泽抱着儿子,反复的询问这个问题,难道不能和张居正一样,入阁拜相循序渐进的改良大明朝吗?

现在是嘉靖三十七年,等到了嘉靖四十四年权相严嵩就会倒台。

徐阶、高拱、张居正开始上台执政,如果现在开始肝技能,未尝不能赶上张居正变法。

带着这样的思考,嘉靖三十七年十一月,苏泽在家中筹办孩子的满月礼。

方若兰抱着儿子,来到苏泽的书房,两人结婚也已经有了近一年,儿子也都生下来了,方若兰也感受到了苏泽的情绪有些异常。

婚后这些日子,苏泽对于自己非常疼爱,对于孩子也非常喜爱,但是方若兰依然感觉到了苏泽心事重重。

方若兰也不知道苏泽为了什么发愁,今天她将儿子交给奶妈,披着狐裘的披风走到苏泽的书房。

“相公,福建送来的贺礼已经入库了,林百户送的长命金锁太贵重了,是过年就立刻回礼,还是等日后林百户成婚可要记得回礼。”

苏泽正在奋笔疾书,他头也不抬的说道:“林百户和我交好,这些记着就是,不用急着回。”

“家中长辈的回礼,相公要不要看看?”

“娘子做主就是了,有你操持家事我放心。”

“相公这几日有心事?”方若兰开门见山的问道。

苏泽这才停下笔说道:“可能是太累了。”

“相公在写什么呢?”

苏泽将所写的东西递给方若兰说道:“写给胡总督的钞关税方案,前些日子徐文长来信,今年浙江巡抚衙门把钞关税交割了,说是要今年多发些抗倭券,岳父大人让我看看到底发多少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