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高拱张居正(本卷完,明天新一卷)(第2/4页)

王氏也是出自官宦人家,等到张居正喝完了暖身的汤之后,王氏这才说起了家里的事情。

“高讲选的妻子送来了腊肉,说是裕王府赐下的,分一些给我们家过年。”

高讲选就是高拱了,高拱比张居正年长,也是科场的前辈,在张居正入翰林院的时候,高拱已经被选为裕王府的讲读,如今是裕王府的讲学。

这份职位在当时的人看来,其实是非常的尴尬的。

翰林官的正常升迁途径中,东宫讲学也是很好的一条路。

今天给东宫太子讲课,等到太子继位就能自动升格成帝师,在以往这可是翰林官员们挤破头都要争的职位。

可是偏偏高拱这个不是东宫讲学,而是裕王府讲学。

只是差了几个字,但是意义完全不同。

自从前太子薨了之后,因为“二龙不想见”的谶语,皇帝拒绝再次册立太子,也拒绝和皇子见面。

而嘉靖皇帝余下的皇子当中,除了裕王还有景王。

而且比起裕王,景王更得到嘉靖皇帝的喜爱。

高拱这个裕王府讲学的前景,也随着裕王的地位开始不明起来。

而近些年来,随着清流开始支持裕王,严嵩之子严世蕃也开始亲近景王。

众臣也不知道这是不是严嵩的立场,但是在严世蕃亲近景王之后,对于裕王的未来也是巨大的打击。

高拱的性格直率,如今的位置又敏感,所以和群臣的交往都很少。

但是高拱却很欣赏张居正,自从张居正返回翰林院之后,高拱就经常拉着张居正一起键政,讲述他自己的抱负和未来的施政方案。

张居正性格比高拱要内敛些,所以每次都是高拱说,张居正听,两人颇为相得,经常在休沐的时候聚会,两家女主人也很熟悉。

张居正吩咐道:“把老家送来的特产送一份给高肃卿去。”

还没等张居正说完,就听到一个爽朗的声音,张居正连忙打开院子门,就看到了站在雪中的高拱。

“肃卿兄,快进来!”

张居正立刻将高拱迎接到了院子里,王氏又立刻让侍女端来热汤。

张居正拉着高拱进了书房,等到炭炉烧起来,高拱皱巴巴的脸上露出一丝笑意:

“京师的炭价都涨了这么多倍了,叔大还用得起木炭?”

张居正也笑着说道:“石炭有毒,我是荆州人怕冷,这点钱还是应该花的,今年确实难熬啊。”

高拱也叹了一口气说道:“严阁老带头捐了一半的俸禄以济大工,六部九卿衙门的堂官也捐了,逼着下面的官员也跟着捐,他们怕是不知道京官的日子有多难熬吧,听说已经有个兵部的郎中把衣服都当了买柴取暖了。”

大工就是皇宫工程,今年发生的三大殿火灾,在火灾发生之后嘉靖皇帝就下令工部重修。

但是工部估算,重新修建三大殿至少需要三十万两银子,在如此巨大的亏空下,老朱家的宗亲慷慨解囊,向皇帝一共捐了一万两银子。

听说接到单子的那天,嘉靖皇帝将铜罄都敲麻了,大明朝这么多皇室宗亲藩王,最后就凑出了一万两银子!

要不是后来锦衣卫和东厂在南京的优秀抄家表现,以及方望海上缴的钞关税,估计连三大殿开工的银子都凑不齐!

在这种情况下,内阁首辅严嵩带头,捐掉了自己的一半俸禄,用来资助大工。

首辅带头捐了,内阁大学士自然也要跟上,次辅徐阶等一众大臣自然也跟着捐。

内阁都捐了,六部尚书侍郎们也开始捐,到最后整个京城官员俸禄减半,用来资助大工。

就连张居正这种翰林院的清流官,都被迫捐掉了一半的俸禄。

高拱不满的说道:“阁部大员们当然不在乎这点俸禄!可是京师那些低品官员一家老小都指望俸禄开锅呢!今年京师米价和炭价飞涨,这样下去可要冻死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