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回老家结婚,罢市(第2/4页)

上海的码头已经可以停靠船只了,和苏泽所料的差不多,福建的商人听说南直隶缺粮,南京户部允许本国船只停靠上海之后,纷纷开始北上航行,将南方的粮食运送到上海码头。

就在苏泽在苏北抗灾的时候,大量南方的粮食进入上海,一下子就将苏南高昂的粮食价格打了下来。

码头建设还有一些收尾工作,这么大的一个码头也需要有人管理,更重要的是上海码头也要收钞关税。

这些林林总总的事情,王锡爵也都能做的井井有条,果然日后能当首辅的,都不是省油的。

最后苏泽将沙州和靖江岛上的团练事务都委托给了徐时行。

“团练的事情不能松懈,徐海虽然按时撤走了,但是苏北依然动乱,江上海上匪盗横行。”

徐时行连忙点头,苏泽说的也是真话,徐海虽然撤退,但是很多逃跑的官兵反而成了新的匪患。

通过掘开淮河堤坝,水淹的方法击败了徐海,但是因为钱粮不足,江北的官兵根本没有士气追击。

等到倭寇退回了海上之后,魏国公徐鹏举又来了一个骚操作,之前许诺江北官军的赏银都不发了。

这样的结果自然是让在江北作战的官兵非常不满意,当年需要抗倭的时候,魏国公徐鹏举和临淮侯李庭竹许诺的好好,不仅要补足之前的亏欠,在江北作战还有赏钱。

可是转眼倭寇走了,魏国公就不认账了。

眼看着下面的怨气越来越大,已经贪墨了军饷的魏国公徐鹏举也不是傻子,他很快就想出来一个非常“聪明”的办法。

虽然朝廷没有钱发赏钱了,但是允许官兵“自筹”。

这道命令一下,江北的官兵立刻化身豺狼虎豹,开始劫掠江北。

一些侥幸的逃过了倭寇抢劫的地区,再一次被的官兵抢劫。

不过江北这个地方,历来也是民风彪悍的。

原本成立用来抗倭的团练,纷纷转变职能,开始对抗这些四处劫掠的官兵。

苏泽在江北打下的这些钉子,也开始互相联保对抗抢劫的官兵。

就在苏泽抵达南京的时候,又听说了一个新的消息。

朝廷在徐州开矿,设置矿监太监,结果是矿监太监驱赶矿工下洞采矿,逼反了徐州的矿工。

这帮矿工逃入山中,结成了矿盗,开始私自挖矿,又攻击官方的矿山,规模竟然越来越大。

徐州开矿的太监向南京守备太监求援,南京守备太监又让江北的官兵去徐州平叛。

而随着倭寇退去,漕运也不安宁。

漕运刚刚恢复之后,因为漕运断绝,已经快要揭不开锅的朝廷,立刻下令要尽快将江南羁押的赋税运送到京师。

但是因为官军掘开了淮河,导致整个淮河的水位下降,大运河的江北一段漕运立刻淤塞了。

这时候工部尚书严世蕃跳出来,工部掌管漕运船只的建造和河道疏通的工程,既然漕运不畅自然被清流一派攻击。

严世蕃被清流的言官们骂了三天,最后憋出一个招儿来。

下令沿途漕军全部拉纤,就是拉也要将这些纲船拉到京师来。

这道命令一下,这些漕军自然不干了,他们纷纷开始抓附近的百姓过来拉纤,甚至有人干脆用拉纤的名义抓百姓给他们干活。

结果是漕运沿线的百姓也开始闹了起来。

盐城,这里是江北盐业的枢纽,也是大运河沿岸最重要的城市之一。

因为盐城是南北盐业转运的枢纽,因此在盐城码头上有大量的负责装卸盐的盐工。

盐工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盐袋是非常重的,而且抗盐的时候汗水会和盐袋中漏出来的盐混合在一起,盐工的肩膀和后背经常会生疮。

但这又是他们的赖以谋生的工作,每一个盐工身后都一个家庭等着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