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诸夏夷狄论(第3/4页)

这名士子走上台,大声斥责道:

“宁波举人沈揆,吾以为不可!自从国初许倭寇入贡以来,倭人在宁波酝酿事端无数,且倭人贪婪,我大明乃天朝上国,岂能因为区区倭寇屈服开贡?此例一开海疆不宁!”

接下来苏泽就看到一场高大上的文会,立刻变成了大型网络键政线下吵架现场。

宁波和宁波附近的读书人都站起来反对重开朝贡,反对倭国再入贡,强硬的主张继续抗倭。

而非宁波籍的读书人则有一部分支持重开朝贡,用朝廷来抚平倭寇,不要继续用兵打仗了。

苏泽看着徐渭嘴角含笑的看着众人引经据典,大声辩论到面红耳赤。

再看看站在高台边上,摸着胡子看着辩论的徐渭。

苏泽就知道这也在徐渭的计划之中,这一次文会的主题既然是“禁海平倭”,那就是为了宣传胡宗宪接下来的抗倭方针的。

而徐渭任由他们辩论,应该就是为了在最后的时候一锤定音,统一整个浙江的抗倭思想。

果然能够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都不是普通人,史书上对徐渭评价很高,认为他是胡宗宪平倭的谋主。

现在看来应该是这样了,舆论先行,先确定全浙抗倭的思想,等这次讨论完毕,再提重开宁波入贡就是投降主义了。

李贽低声对苏泽说道:“汝霖不想上去说两句吗?”

李贽知道苏泽给自己姐夫谋划了平倭七策,才让方望海平步青云,知道他素有韬略,可没想到苏泽此时已经站起来了。

范从明惊讶的看着苏泽,他没想到外省士子竟然要上台辩论?

要知道刚刚上台的,都是浙江有名的读书人,范从明这种新科举人只有在下面听的份儿。

范从明向身边的黄懋冲说道:“苏兄在你们福建很有名吗?”

黄懋冲笑了笑说道:“汝霖兄乃是我们这一科的解元郎。”

原来如此啊!

听说苏泽是解元,范从明就明白了,一省的解元都是一省文才精粹,苏泽想要上台辩论也是正常了。

但是范从明还是说道:“苏兄的辩经水平如何?”

黄懋冲想到这一路上苏泽给众人讲学,和李贽辩论的样子,立刻说道:“辩才无双!”

范从明还是有些担忧的说道:“我浙中士子向来口才了得,怕是苏兄要吃亏啊。”

范从明只看到苏泽登上高台,他的气势一下子就变了。

在金色技能【雄辩】的加持下,苏泽登台后的魅力达到了14点。

在台下的时候,范从明还只觉得苏泽是个风度翩翩的读书人,但是这么一登台,苏泽的气度就风貌让人想到了那些成名已久的大儒。

徐渭也疑惑的看着苏泽,整个浙江有名的读书人他都见过,怎么不知道苏泽这号人物?

这一瞬间,徐渭仿佛看到了自己的老师王畿,王门二代真传,王阳明的亲传弟子!

苏泽拱手说道:“在下福建延平府举人苏泽,见过诸位兄台。”

听到苏泽是福建人,台上台下的浙江士子都喧哗起来。

虽然刚刚宁波籍的士子和非宁波籍的都要打出狗脑子了,但是苏泽你一个外省人有什么资格说话?

如果不是苏泽气度了得,怕是已经有人要将他嘘下去了。

但是苏泽对面的那个宁波籍士子直面苏泽,却觉得压力很大,这时候台下突然有人喊道:

“苏泽苏汝霖!是不是写《牡丹亭》的解元郎?”

“就是写《聊斋》的那位苏泽?”

范从明惊讶的说道:“苏兄就是写《牡丹亭》的那位?我竟然一时没想起来!”

黄懋冲问道:“《牡丹亭》在浙江也有传唱吗?”

范从明激动的说道:“何止是有传唱啊,那是风靡满浙啊!徐文长也盛赞苏兄是比拟关汉卿的戏曲名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