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走哪条道?(第3/3页)

李贽说道:“入闽有两条路,分别是汉故道和宋新道,我这一次返回福建是走的汉故道。”

苏泽脑海中浮现出地图,他翻开一张古代地图说道:

“卓吾先生所说的汉故道,就是当年汉武帝入闽所走的武夷山道吗?”

李贽点头赞叹道:“汝霖果然博学,就是这条道,我在山中还见到了汉军所立的碑文,那是当年武帝征闽留下来的。”

黄懋冲和赵秉忠都是第一次出门,他们都看向苏泽。

苏泽说道:“汉故道就是出武夷山入江西,翻过武夷山就能进入江西铅山了,然后再从江西入浙,好处是这条路经过汉唐开发,沿途的村镇很多,坏处就是要绕道江西,而这一路上的山匪也不少。”

“当年汉武帝征闽越国,汉军走的就是这条古道,武夷山不高,大军也能通行。”

黄懋冲说道:“走武夷山走就要从苏兄老家延平府走,这一路应该很好走吧。”

苏泽点头说道:“延平府去年风调雨顺,没有遭灾,匪盗也不多,这条路在福建境内应该是安全的。”

“宋新道呢?”赵秉忠问道。

苏泽指着地图说道:

“宋新道是到了南宋才开发的新道,这条路就是从福州直接北上,沿途经过宁德、福鼎,翻过闽浙分野的仙霞山,直接进入浙南的江山县,这是赵宋修建的官道,但是仙霞山比武夷山陡峭,翻过仙霞山之后还要在浙南的山区穿行,这条路比武夷山道难走。”

李贽也点头说道:“仙霞山之险要,当年唐末黄巢军就是从这条路入闽的,最早的仙霞山故道可以追溯到唐末。”

“仙霞山非常难走,仅容一马。进入关口后,岭益陡峻。拾级而升,仿佛驾阁凌虚,步步皆险。据说可以和函关剑阁比拟,诚天设之雄关也。”

黄懋冲问道:“宋人诗词中所说的仙霞关,就是此道?”

李贽点头说道:“陆游、辛弃疾等人都曾经游过仙霞关,据说还能见到他们的石刻。”

谨慎的赵秉忠提醒道:“但是倭寇?”

苏泽说道:“倭寇主要盘踞在浙东等沿海之地,浙南群山环绕,倭寇倒是不多,就是要防范山匪和矿盗。”

“矿盗?”

苏泽点头说道:“浙南山中多有矿盗私采,这些人聚集在一起可比山贼,而且比山贼更凶狠,官府剿灭不得。”

众人又犹豫起来。

如果从出行安全上说,自然是和李贽回来一样走武夷山道最好,这条路从汉武帝时期就开始开发,山道也更宽敞,缺点就是要绕路江西。

前年江西罗教叛乱,如今山中还有罗教残留份子,李贽就差点遇到,还好家丁比较警觉才逃过一劫。

不过只要翻过武夷山,只要进入江西铅山就一马平川了,而铅山是全国著名的纸业基地,富庶可比江南,以后的路就都比较通畅了。

走仙霞山这条路直线距离最近,但是关隘险要难走,浙南矿盗猖獗,但是仙霞山名胜古迹众多,又多有宋人石刻,这些也都让年轻举人们有些犹豫。

众人看向苏泽,将这个难题交给他决断。

交给大家选择吧。

1、走武夷山道

2、走仙霞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