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医术被动,打飓风(第2/4页)

不过那种八抬大轿也只是影视作品中的,在福建基本上都是那种两人抬的竹撵,当地也叫做“滑竿”,是一种坐起来也不太舒服的单人轿子。

一进门就看到陶公公正在和一群大户喝茶,陶公公早年入宫身份低微,是在掖庭刷恭桶起家的,错过了上内书房的年龄,文化水平也只是比文盲好点,能够简单识字罢了。

只不过陶公公还是很尊重读书人的,也收了几个读过书的小太监做干儿子。

陶公公最大的特点就是务实,无论是铸币还是治河,他都能亲自上阵,将事情督办好了。

不得不说嘉靖皇帝确实善于用人,委派陶公公铸币真的是选对人了。

比起那些有文化的公公,陶公公这样的肯干的莽夫,确实是最好的人选。

就算是没有苏泽想办法,陶公公的能力也能在福建刮地三尺,满载而归。

不过话又说回来,陶公公这样的执行力,配上这样的皇帝,似乎对于百姓也不是什么好事。

陶公公最近爱上了苏泽带来的红茶,泡上一些福建当地的野果,加上一点黄糖,成了陶公公每日不离身的解暑利器。

看见苏泽之后,陶公公仿佛解脱了一般说道:

“你们和苏相公谈,杂家要去视察堤坝了!”

众大户连忙和苏泽这个南平风头正盛的解元行礼。

苏泽直接在陶公公的主位上坐下,举起手指说到:

“三件事,中秋之前赎买结束,这之后五峰山就要蓄水造坝,淹没的土地一分钱不给。”

众人立刻涨红了脸,可是苏泽不给他们机会继续说道:

“第二,按照最上等水田市价三倍,收购田地,但必须是在县衙架阁库中登记的土地,而且不能有争讼在。”

“第三,所有交易都用新币交易,另外陶公公要用三仙币兑换你们手里的旧钱。”

那些互相之间有官司,但是已经谈妥的乡绅互相对视了一眼,纷纷准备尽快了结官司,立刻将手里的田地出手。

他们总算是回过神来,对于陶公公来说,真正的大杀器不是治水,而是撒币。

随着第一批的三仙币进入市场,缺乏货币的民间交易市场仿佛是干瘪的海绵,迅速将新币吸纳进了商业体系中去。

精美又看起来成色十足的新币,迅速取代了宋钱,成了南平流通的货币。

而旧钱是越来越花不出去了。

这些大户手上,都或多或少囤积了一些宋钱,只不过没有黄家这么极端,就府里所有的银子都换成旧钱囤着。

眼看着手里的宋钱一步步贬值,如今一枚“当十”的三仙币,只可以兑换到十五枚宋钱,如果换算成银子,比他们当初利用谣言掠夺百姓手里旧钱时候的比价还低。

《拍案惊奇》专门加刊了一期,用简单朴实的对话,向百姓宣传新钱法的好处。

同时隐约点出之前市面上朝廷废止旧钱的谣言,背后是那些大户想要囤积私铸。

这下子旧钱更是一跌再跌,而且依然用不出去,愿意接受旧钱的商家寥寥无几。

三仙币仿制困难,成色看起来又足,交易起来不用和以前那样判断成色,辨别伪币,流通起来方便多了。

谁还愿意继续使用麻烦又不方便的旧钱。

总之,大部分家族试图利用朝廷铸币大赚一笔的梦想破灭了。

旧钱花不出去,新钱实在是仿制不出来啊!

这些大户请工匠算过,要铸造一枚同样成色同样外形的三仙币,要工匠手动雕刻,价值超过一百枚旧钱!

这还怎么仿制?

所有人都想不通,这死太监到底是怎么铸出如此成色的三仙币的?

难道真的是梦中神授?

听到苏泽说要兑换旧钱,这些大户反而感觉解脱了,他们纷纷叫好,但是苏泽又举手示意安静,补充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