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解元!(第2/4页)

苏泽打定了主意,这次回去先要实地考察水坝附近的情况,然后请陶公公调集延平府的人力,将这座水坝修成。

只要能修成这么一座水坝,那闽江就可以好几年没事了。

这时候突然门敲响了,苏泽打开门,只看到一个光头老和尚站在门口。

这个老和尚苏泽也见过几次,正是西禅寺的慈恩方丈。

自己住的人家的房子,苏泽将慈恩方丈请进了屋子。

“阿弥陀佛,苏施主不去看榜吗?”

苏泽笑了笑说道:“中了就是中了,不中就是不中,看不看榜又不能影响京榜,看与不看有什么区别呢?”

乡试张的榜是加盖了朝廷玺印的专门榜单,是知贡举汪道昆从京师带过来的,所以称之为京榜。

苏泽这么一说,慈恩方丈一笑,这位苏施主竟然还会打机锋,也是个有趣的人物。

苏泽也看着老和尚,这位慈安方丈也是个妙人,这些日子在西禅寺中,也经常听到小沙弥说起他。

西禅寺虽然始建于唐代,但是多有损毁,在慈安方丈接任之前,慈安寺的佛塔都倾倒了。

接任之后,这位方丈一边化缘,一边带领全寺的和尚做土木活儿,做木匠活儿,竟然将倾颓的佛塔扶正了,然后一栋一梁,一砖一瓦的重新修了西禅寺。

这些年西禅寺才逐渐香火旺盛起来。

对于这种实干的和尚,苏泽也没有多少恶感。

这时候老和尚看到了苏泽身后的沙盘,他听僧人说苏泽接了木工工具,没想到他竟然在做这样的东西。

慈恩方丈对苏泽说道:“苏施主,拿东西能看看吗?”

“请便。”

慈恩方丈走过去,看到精巧的沙盘,苏泽还用剩余的木头做了水车小模型来代表水力铸币厂,慈恩方丈拿起一个更是啧啧称妙。

“这些都是苏施主自己做的?”

苏泽点点头,慈恩方丈又看沙盘问道:“这是?这是闽江?”

苏泽高看了老和尚一眼,要知道这个时代的人是没有地图看的,能一眼看出这是闽江,苏泽已经决定很惊奇了。

老和尚说道:“贫僧年轻的时候曾经游历过福建,当年就是沿着闽江走的,这么看果然是闽江啊。”

老和尚又问道:“老僧冒昧,请问苏施主是要做什么呢?”

苏泽坦然说道:“治闽江。”

老和尚愕然,治江?

你一个举人都不是的,想要治江?

可是老和尚看着栩栩如生的沙盘,钦佩的合十说道:“阿弥陀佛,苏施主是有普度众生的大志向的,佩服佩服!”

慈恩方丈想了想说道:“在修复本寺佛塔的时候,贫僧找到一本奇书,也是靠着这本奇书才完成了佛寺的修葺,不过书中还有很多老和尚看不懂的地方。”

“苏施主既然要治江,想必也要用到这些匠人活儿。”

说完这些,慈恩方丈吩咐门口的小沙弥,去藏经阁取书过来。

苏泽也来了兴趣,他参观西禅寺的时候,也发现这座寺院虽然是新建,但是和当代的寺庙风格并不相同,反而有些唐宋建筑的大气。

唐宋建筑和明清建筑是截然不同的,这一切的原因自然是战乱导致的建造技术断代。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工匠行业本身就是口传心授,很多工匠家族都在战乱中绝后了,技术自然也传不下来。

别说是建筑技术,就连军事工程技术都失传了不少,明修的城墙比唐宋城墙要新,但是比唐宋修的城墙都差不少。

过了一会儿,小沙弥捧着一本古书,来到了单房中。

慈恩方丈将书递给苏泽说道:“也不知道这本书是何人所做,书上记录了大量房屋殿宇的建筑方法,也有河坝城墙的建造规制,苏施主若是觉得有用,可以将它抄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