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投宿西禅寺(第2/3页)

韩历对苏泽说到:“汝霖兄,你的《古文观止》要是趁着乡试拿去福州府去卖,肯定大赚一笔!”

印一批古文观止去福州府卖?

苏泽这些日子忙着肝科举技能和给陶太监铸币,一直没有忙着印刷坊的生意,韩历这个方法似乎真的可行?

乡试和县试一样,都是三场考试。

第一场是四书五经的经义,第二场是公文写作和司法判例,第三场是策论。

而且乡试比县试还重视四书五经的内容,也就是八股文的写作。

《古文观止》虽然对于八股写作没有太大的帮助,但是阅读这些经典古文也能开拓思路,也能提供八股议论的论据,肯定非常好卖。

苏泽对韩历说道:“多谢韩兄提醒,我这就去催一催家里的印坊,再多印一些出来。”

韩历想了想,低声在苏泽耳边说到:“苏兄,我听到一些风声,说城里有些印刷坊也在盗刻雕版,想要趁着这次乡试大赚一笔。”

对于盗版苏泽倒是不在意,自从姚春改进了铅滚筒印刷的工艺之后,印刷的成本进一步降低。

装帧精良的正版书,成本比盗版书还要低,盗版书怎么打?

就在苏泽等一众县学的秀才,准备出发前往府城的时候。

延平书院的学生们,也在打点行囊,准备结伴前往福州府城。

黄时行这些富家公子,自然有随身的书童和小厮陪同,不过他们也商议些特产去福州府,毕竟赶集也是乡试的一部分,不得不品尝。

黄时行家大业大,就算是摆摊也自然有书童和小厮来做,现在关心的是朝廷在福建铸钱的事情。

和那些嚣张跋扈的太监不同,陶太监来了福建之后,就一头扎进了矿坑不出来,也不知道在忙什么。

黄家已经将手里的银子,加上府衙推官张思敬那边的银子一起,全都换成了铜钱。

可是等了这么久,朝廷新铸钱的样式也没有流出来,特别是那个死太监还总是和苏泽混在一起,这都让黄时行心中有些忐忑。

自从上一次办报的时候在苏泽手上吃了亏之后,黄时行心中对苏泽隐约有些忌惮,总觉得和苏泽扯上关系的事情会有什么变数。

不过黄家已经在私铸这件事上面下了重注,家中几个作坊都改成了私铸的工坊,还购买了大量的煤炭,就等着开工了。

不仅仅是黄家,黄时行认识的几个大家族,几乎都是明目张胆的做着准备,就等着朝廷的新钱流出来之后立刻跟进私铸。

黄时行冷笑,就算是宫里来的大太监又怎么样?这福建到底还是他们乡绅的天下,这陶公公不和福建乡绅合作,就注定弄不好新钱!

说起来黄时行还要感谢这位陶公公,也是因为这次机会,黄时行这才和张推官彻底捆绑了在一起。

这一次张思敬担任乡试印卷官,黄时行终于让张思敬松口,在印卷后,想办法将卷子从贡院中传出来。

虽然只是提前一天知道卷子,但是在乡试的竞争中,只要能提前知道卷子,在考场上就有极大的优势。

只可惜这位张推官的胆子还是小了一些,千叮万嘱不让黄时行透露给其他秀才,要不然是延平书院内,就有人愿意花大把银子提前知道考卷。

只要自己考中了举人,那就和苏泽云泥之别了,等自己踏入官场,苏泽一个区区秀才,就根本不是自己的对手了。

黄时行幻想着自己考上举人,将苏泽踩在脚下时候的样子,心情又舒畅了不少。

至于苏泽考上举人?黄时行从小被称为神童,考上秀才也这么多年了,依然没有中举。

整个福建府,一年内连续考上秀才和举人的读书人屈指可数,黄时行可不觉得苏泽有这个本事。

转眼就到了出发的日子,秀才们结伴而行,也没有哪个不开眼的山贼敢打劫,这些都是各府各县的秀才,要是谁被打劫了,这山贼肯定要被官府通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