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乡试临近(第3/4页)

陋室亭中,黄时行给张思敬倒上酒,和众人一起向他道贺:“恭喜张大人就任印卷官。”

参与乡试是大事,主考官在主持完考试后都会提拔,而其余参与的官员也会得到优推,也就是在当年的工作考核中获得加分。

印卷官比起苦哈哈的受卷官、弥封官、对读官,可以说是最轻松的考试官员了。

众人欢饮完毕,张思敬又开始说起时局来:

“朝廷要疏通钱法,陛下的想法是好的,可惜委托这些竖奸来做,又要祸害百姓了!”

黄时行众人纷纷附和。

张思敬又说道:“前几日我和几位给事中旧友通信,也都说到了这件事,阉人误国啊!”

众人再次附和,这时候黄时行又说道:

“张大人,听说那长宁卫苏泽和朝廷派下来的陶太监过从甚密,学生听说有人目睹陶太监和苏泽在县学前攀谈。”

一说到苏泽和太监过从甚密,众人自然是群情激奋。

喷太监是大明朝文官的政治正确,他们当着太监的面自然不敢喷,但是背地里不喷就会被人看不起。

苏泽和陶太监公开往来,自然是被读书人看不起的,张思敬更是直接表露出对苏泽的厌恶。

“此子沽名钓誉,竟然还敢点评先贤文章。那个县学教谕海瑞也是可笑,竟然敢为先贤作注!”

“这师徒二人如今还结交权奸,真是丢了我们读书人的脸!”

张思敬又骂起了他最恨的方望海道:“这一切的始作俑者,都是前任延平知府方望海!他在童子试中舞弊,让苏泽中秀才,又招揽他为婿!真是国之大奸!”

说道这里,在场的读书人更酸了。

方知府的女儿在南平城内名声颇佳,当然方大小姐不曾抛头露面,但是城内命妇还是见过她的。

如此佳人竟然和苏泽这样的穷小子定亲,那些没有婚配的读书人自然是牙都咬碎了。

黄时行也曾经立下誓言,不考上举人不婚配,他也曾经听过方若兰的芳名,心中对苏泽更恨了。

张思敬继续说道:“我也曾经向汪督学写过信,请他重新考评苏泽的功名,只可惜汪督学公事繁忙没来延平府。”

张思敬自然不会喷汪道昆,汪道昆是翰林官,比他们科道官更清贵,这一次主持一省乡试,回京说不定就能飞黄腾达。

张思敬继续说道:“你们且盯着这苏泽,要是他真的为虎作伥,协助竖奸败坏福建钱法,本官一定请科道好友上书弹劾!”

众人纷纷称颂张大人的清正刚直,张思敬在这些读书人的吹捧中,也更是膨胀,逐渐口无遮拦起来。

“储君是什么?储君乃是一国之本!国本虚悬至今未定,若是陛下有什么不测,岂不是国家大政都落入妇人和权奸之手?”

说到了这个话题,众人的脸色都白了。

这是他们一群生员可以听的嘛?

这可是掉脑袋的话啊。

要是传出去,岂不是说张思敬咒骂君上?

众人当然知道张思敬是因为“妄议国本”才被贬谪到延平府的,请求立储自然也是清流的立场,清流早就围绕在裕王身边形成了一个政治集团,张思敬的投机上书,也是为了向裕王投一张投名状。

这等高层的斗争,自然不是黄时行这些秀才能掺和的了。

一阵凉风吹过来,张思敬醒了几分酒,他也知道自己失言,转移话题说道:

“你们回去后,和家里说多收铜钱。”

众人立刻明白了张思敬的意思,他们也都是大家族的子弟,也是听家里人说过嘉靖六年铸钱的事情的。

朝廷要疏通钱法,无外乎强行铸大钱。

官府铸了大钱,肯定会强行要求民间使用大钱,这时候用收来的铜钱改铸大钱,跟着官府后面强行用钱换银,是稳赔不赚的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