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案首(第2/4页)

知府衙门后宅,方知府也知道了苏泽是榜一的事情。

一般来说,第一场县试的第一名,不出意外就是县试第一。

县试第一也叫做案首,府试的时候,县试案首一般都能中试。

这也算是官场潜规则了,你县试点的第一名,府试都考不过,那不是说明县试中有水分吗?

这不等于知府说知县工作做的不好吗?

方知府微微点头,可惜要等到考试结束,才能看到苏泽的卷子。

若是能考上秀才,也算是勉强合格了。

举人可以慢慢考嘛,反正自己也身体康健,倒是也不着急。

“把这个消息送到小姐房里去,别太刻意。”

贴身书童立刻会意。

当天晚上,方知府的晚餐多了几道他喜欢的肉菜,饭后还多了一道甜汤。

而彭安又带着满满一个大食盒,送到了苏泽暂住的地方。

吃着食盒中的食物,苏泽又看到香囊。

这位方大小姐的厨艺至少是Lv10水平,怎么刺绣女工等级这么低?

想到对方书法诗词的造诣,看来是和女工八字不合?

第二天凌晨,林清材陪同两人来到考院,这一次卫所哨兵的搜检没这么严格了,还是按照上次的号牌,苏泽坐进了甲六的考棚。

此时天还没亮,书吏开始分发蜡烛。

第二场考试的内容是诏浩表判论,其实就是四种公文写作。

县试的要求很低,只要格式正确,内容上不做要求,主要就是考的公文格式。

因为天还没亮,这场考试又不是五经,大家考试内容都是一样的,就由县衙的礼房吏员宣读考试内容。

内容也很简单,这次考的是“浩”和“判”。

浩,也通诰。

这次县试的题目,是《节止酒浩》。

内容很简单,就是号召百姓珍惜粮食,少用粮食酿酒的朝廷政令。

这个文章算是送分题了,原因很简单,这是有范文的。

《尚书,周书》中就有一篇《酒浩》,作者是大名鼎鼎的周公旦,也是所有读书人必背的书目。

由此看来,白知县在第二场考试算是放水了,按照周公的思想写,套用现在的浩的格式就行了。

苏泽莞尔一笑,这《酒浩》也是很有意思的。

《酒浩》是中国第一篇禁酒令,除此之外,历史上一次经典的政治刺杀,也是通过《酒浩》来完成的。

北周权臣宇文护,是北周武帝宇文邕继位初期的权臣。

北周武帝宇文邕为了杀宇文护,就向宇文护说太后最近嗜酒,请宇文护入宫宣读《酒浩》劝谏太后。

宇文护并不知道刺杀计划,欣然入宫。还未等读完,宇文邕用玉笏从后面打他,宇文护倒在地上。侍卫上前将宇文护杀死,一代权臣就这样命丧皇宫。

你以为的权术,《琅琊榜》以天下围棋盘,人心为棋子,天罗地网步步紧逼。

实际上的权术,骗进宫里宰了。

而实际上,前者只见于家,后者才是政治斗争常态。

康麻子除鳌拜也是这套方案,可见这套方案的实用性。

当然,这也是因为鳌拜不读书,从宇文护之后,秉政的权臣就很少独自去后宫,就像是现代黑老大钓鱼都要戴头盔一样。

苏泽迅速写完了《节止酒浩》,然后就是判了。

判,就是判词。

不过这个题目考的也不是怎么判案子,而是怎么写判决书。

这个格式也是苏泽突击训练过的,案情也是很清楚明晰的,苏泽迅速写完了,然后改了错别字誊抄到了考卷上。

这期间,白知县也在苏泽的考棚前转了一圈,看到苏泽字迹工整,写的浩和判也都非常标准,心中也是很满意。

九点不到,基本上大家都考完了,出了考院就迅速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