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第3/4页)

海瑞只是希望今年朝廷能派正直的大臣主持南直隶的乡试,可千万不要再出什么幺蛾子了。

不过海瑞还是很快收好心情,开始给三人讲课。

【课堂听讲,科举技能经验+24,Lv5,112/1000】

【课堂听讲,科举技能经验+23,Lv5,135/1000】

如今平日里苏泽在家里读书,一天能涨12-15点科举技能。

在县学读书一天能涨近50点科举技能。

那么一个月也能肝个四百多点科举技能。

可是从Lv5升级到Lv10,需要15000点的经验值,如果折算下来需要三年的时间。

速度还是太慢了,明年就是乡试年了,难道要等下一次乡试?

还是要想想办法。

如今苏泽只有两个办法,一个是增加智力属性点,提高肝科举技能的效率。

如果能有两倍的智力属性,那就只需要一年半的时间就能将科举技能肝到Lv10了。

另外就是参加和科举有关的活动,比如上一次白知县在县学出题靠自己,苏泽就涨了不少科举经验。

完成和科举有关的活动,读和科举相关的书籍,也能额外获得科举技能经验。

再次感慨时间不够,苏泽决定去于家的书铺看看,有没有好的科举参考书,想想额外涨经验的办法。

第二天还是习作,海瑞批改了三人在家写的八股文,再次将苏泽的文章当做范文,讲解了破题的思路和八股的格式要求。

上完了课之后,苏泽七月十六日还要参加于公子母亲的寿辰,就继续在县学留了一日。

“爹,我也要去!”

方若兰不满的向方知府表示抗议,吓得方知府手里的凉茶差点泼出去。

“胡闹!于指挥使夫人寿辰,你去凑什么热闹!”

方知府说不过女儿,但是李夫人拥有血脉压制的能力,上来就反驳女儿。

方若兰立刻说道:“我可以女扮男装!”

李夫人呵斥道:“等伱嫁人了,哪里都去得!”

方若兰的气势为之一泄,大明朝的礼教对于未出阁的女子非常的严苛,像她这种官宦人家的小姐更是要注重清名。

但是对于已婚的女人,则可以参加各种活动,甚至在福建地区女人抛头露面做生意的也不在少数。

方知府看到女儿吃瘪,又不忍心起来,他说道:“平日里也没见你嚷嚷着要出门,这次怎么非要去?”

方若兰说出了实话:“女儿听说这次指挥使夫人的寿辰,于家戏班要演新戏。”

原来如此。

方知府这下子明白了,这几日于宗远不停的在县城宣传,自家戏班排了新戏,比拓湖先生家戏班的戏还要精彩百倍,是吊足了县里人的胃口。

原本于家的名声都臭了,很多县里官宦人家是不准备去亲自去贺寿的,只要送了寿礼也算是礼数周到了。

但是听说于家戏班的新戏,不少夫人都蠢蠢欲动,这年头娱乐活动就这么几样,拓湖先生家戏班的新剧也都听过几遍了。

方知府摸着胡子说道:“听说于家戏班的戏是那个长宁卫苏泽亲自排的,这新剧的剧本应该也是他写的。”

李夫人也听过苏泽的名声,她问到:“就是写《杜十娘》的那个苏泽。”

方知府点头,李夫人又说道:“只可惜他没有功名在身,但凡是个举人。”

说完,李夫人瞥了一眼女儿。

她自己拉扯弟弟长大的时候,家里也穷的很,倒是对女婿家境没什么要求。

相反李夫人也受到弟弟影响,认为那些大家族多是一些规矩森严的假道学,女儿要是真的嫁入大家族也是受苦。

不过堂堂知府家的女儿,也不可能和没有功名的穷书生婚配。

方知府又觉得血压高了:“举人?苏泽这个年纪能中举人?要是明年乡试他能中举人,日后必定能中进士!那城里找他结亲的能排到福州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