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海上来船(第2/4页)

这一日方知府回到后宅,脸色非常的难看。

方若兰见到父亲的脸色不好,连忙摒退了伺候的侍女小厮,一边给父亲布菜一边问道:

“父亲,是衙门有什么烦心事吗?”

方知府端起凉茶道:“衙门诸事安好。”

看来不是在衙门受气了,那就是在娘亲那儿受气了?

“可是母亲给您?”

“你娘这些日子忙着曲艺社的事情,对为父也多了几分好脸。”

提到曲艺社,方若兰心中扑腾了一下,她平复心情继续问到:

“那是朝廷的事?”

“哎!”

方知府叹息了一声,这下子方若兰确定是朝廷的事情了。

方知府说道:“今日抄送的邸报上说,科道再进言立储之事,又被陛下给罚了。”

方若兰也是时常听父亲讨论朝廷时局的,她的舅舅李贽每次来信中,也会讨论国家大事。

立储,这是自从嘉靖二十八年太子薨了之后,朝廷上下都关注的大事。

若是对这段历史不了解,大部分人都认为裕王,也就是日后的隆庆帝,在嘉靖一朝的太子地位稳固,实际上嘉靖朝的大臣并不是这么想的。

嘉靖帝朱厚熜14岁即位,活了60周岁,先后有皇后4位,但是第一位皇子是在他继位十二年后才出生的。

可是这位“冲哀太子”,仅仅两个月就夭折了,嘉靖皇帝心中悲痛不已。

这时候“活神仙”陶仲文提出一套理论,就是著名的“二龙不相见”,皇帝是真龙,太子是潜龙,二龙相见必相克,潜龙当然干不过真龙。

这之后又过了三年,到了嘉靖十五年皇次子朱载壡出生,嘉靖十六年皇三子朱载坖、皇四子朱载圳出生,皇室终于兴旺了起来。

这其中朱载壡、朱载坖、朱载圳身体康健,嘉靖逐渐忘了“二龙不相见”的谶语,对三子非常的喜爱,其中对朱载壡最是喜爱,并在朱载壡三岁的时候就册立他为太子。

嘉靖二十八年,太子朱载壡行冠礼,皇太子冠礼,这是非常隆重的仪式,也等于向天下人宣布太子的政治地位,这一次的冠礼非常隆重,太子太傅崔元掌冠,严嵩赞冠,徐阶宣敕,众臣行五拜三叩大礼。

可没想到陶仲文的魔咒又应验了,皇太子朱载壡行冠礼三日后就突然得了怪病暴毙。

这下子可把嘉靖皇帝给吓坏了,因为自从壬寅宫变之后,嘉靖就不近女色了,这之后也没有再生儿子。

加上古代宫廷夭折率高,到了嘉靖二十八年皇太子去世后,嘉靖就剩下两个皇子了。

这两根独苗就是裕王朱载坖,景王朱载圳了。

因为“二龙不相见”的谶语,嘉靖不再见这两个儿子,也不再册立太子。

因为储位不定,这时候为了请嘉靖早点定名分,册立太子,大臣们又和嘉靖进行了旷日持久的战争。

而景王看到父皇不让自己就藩,也不册立太子,觉得自己有机会继承大统,也勾结大臣想要夺嫡。

这就是如今朝廷的局势。

嘉靖已经多次言明,不允许大小臣工再论立储的事情,但是架不住总有科道言官冲塔,不断上书请求皇帝建储。

方知府叹息一声说道:“礼科给事中张思敬再次上本言立储事,陛下震怒,将他贬谪出京,改任极边杂职。”

方若兰佩服这位张给事中的胆魄,要知道给事中虽然只是正七品的言官,但是也属于清流华选,还是京官,只要不犯错误升迁起来是非常迅速的。

被看现在自己爹这个知府是五品官,但实际上以他三甲进士的学历,这个级别也差不多是职业天花板了。

再往上的职位,如果上面没人,几乎就不可能突破了。

大抵上就是兜兜转转,最后换到一个富庶的地方做知府,退休前弄个布政使副使,或者京师某个衙门的闲职致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