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真传一句话(第3/4页)

恨的是这东西实在是太难喝了,每次女儿都要看着自己喝下去,方知府深切怀疑女儿给他熬茶,就是为了看他喝凉茶痛苦的表情。

只是方知府没有证据。

笑吟吟的看着父亲喝下了凉茶,方若兰伸出手说道:

“爹,前几日刘通判那本宋代孤本您看完了没有?”

方知府立刻说道:“兰儿,先让为父再看几日,等看完了就给你!”

方若兰立刻说道:“这书可是女儿用凉茶换来的!若是这样明日的凉茶就不熬了!”

这下子方知府立刻服软,举手投降说道:“明日就送到你房里!”

方若兰像是个胜利的小狐狸,罕见的用娇憨的语气说道:

“爹你用女儿的凉茶送了这么多的人情,是不是要补偿一二?”

凉茶这个东西普通百姓不买账,但是对于方知府这样的达官贵人来说,这东西实在是太好用了!

他们这些当官每日宴请,上火牙疼都是正常的事情,喝个凉茶就能清热解毒,效果可以说是立竿见影!

上火和牙疼虽然不是什么大毛病,但是犯病了还是非常痛苦的,方知府在知府衙门赠茶的消息传开了之后,迅速收拢了府衙人心。

“知府凉茶”的名头不胫而走,方知府也没有想到自己到任知府之后,最让人称道的政绩竟然是在知府衙门赠凉茶。

凉茶又花不了几个钱,还让方知府多了一个体恤下属的好名声,这笔买卖实在是太划算了。

听到女儿要撂担子,方知府立刻说道:“给钱给钱,兰儿你要多少钱?”

方若兰举起一根手指,方知府问道:“十两银子?”

“一百两!”

方知府被吓了一跳道:“你要这么多银子干嘛!”

方若兰说道:“拓湖先生不是在延平府征戏文吗?女儿也想要办一个女儿家的诗社,将诗社上的诗文刊印出来。”

“诗社?”

江南地区的富贵人家女眷,最喜欢的就是办诗社了。

这一类的诗社,品评会,曲艺社,其实说白了就是当地官员豪强的太太会。

大明朝的礼教森严,那也是分时代和分地区的。

嘉靖年间的礼教还没有明末那么森严,而且东南沿海地区本身民风就受到商业气氛影响,比内陆地区开放。

而且在古代社会,夫妻一体,官员妻子也有相当多的社交活动的,这种太太会不仅仅是本地夫人们聊络感情的场所,也是本府本县舆论的阵地。

方知府皱眉说道:“这事情你一个女儿家出面不好,还是以你娘的名义办。”

方若兰直想翻白眼,自己娘那个样子,你让她办个马吊协会还差不多,诗社这种东西和她的气质格格不入!

不过李夫人是知府夫人,确实是本地妇人之首,这种事情也只有打着她的名头办,才能拉拢到足够的人。

出钱办这种文化活动,方知府自然是支持的。

这些官员豪绅的夫人们小姐们,在本地拥有巨大的影响力。

延平府之前没有这样的活动,是因为前几任知府留任时间都不长。

既然是正事,方知府也不吝啬这一百两银子,不过他还是叮嘱说道:“兰儿你尚未婚配,有些事情还是以你娘的名义操持。”

方若兰回到自己房里,她还是第一次觉得嫁人这件事的重要性。

但是很多事情确实要嫁了人,做了当家娘子,才方便出面操持。

还是以娘的名义先办吧,方若兰也向现实妥协,先将诗会和诗刊办起来再说。

凉茶和酸梅汤要多备一些,上次从苏泽那儿买的冰糖不错,熬出来的酸梅汤酸甜可口,一点苦味都没有,这种上好的酸梅汤可以作为诗会的特供饮品。

方若兰脑中冒出苏泽的样子,她连忙将苏泽的形象驱散,收摄心神赶紧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