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活字印刷的优势,人市(第3/4页)

苏泽也不担心技术的泄露,活字印刷技术早就已经出现了,技术原理不值一提,重要的是铸造活字的铅模配方比例和印刷油墨的配方。

而且没有足够的内容,也撑不起一份小报,苏泽可不担心印刷匠人和他竞争。

陈朝源知道苏泽很有主见,于是说道:“其实去年建阳遭过灾,城外还有不少逃难的灾民,下午我陪你去城外牙市看看,挑一个会印书的匠人买下就是了。”

苏泽好奇的问道:“城外还有牙市?”

陈朝源点头说道:“当然有,不过只有些粗使的丫鬟和男奴,好点的根本不会在牙市上卖。”

人牙子,唐宋时期专门贩卖奴仆的人贩子,在唐宋贩卖奴仆的地方就叫做牙市。

奴隶贸易到了元代更是兴盛,蒙古人什么人都贩卖,据说在当时的大都城外,有一个上万人的奴隶交易市场,市场上连黑人奴隶都能买到。

大明朝建立之初,就严格禁止奴隶贸易,禁止除皇室之外的任何人蓄奴。

在国初的时候,这条命令还是得到了一定执行的,但是到了当今,已经发展出了一系列的办法,绕过这条禁令。

江南一些豪绅地主,家中蓄养奴仆多达千人。

陈朝源又说道:“这些都是有户籍的流民,我回家取一份红契,到时候苏兄签了契约递交到衙门就行了。”

苏泽这才想起来陈朝源还是兼职讼师,果然有他帮忙就好办事,苏泽连忙向陈朝源道谢。

红契,就是官府加盖了印的统一格式的契约,这就等于是有了官府公证的契约,在打官司的时候这份契约就有法律效应。

民间自行签订的契约叫做白契,若是白契打起官司来,就要扯皮一番,比不上红契有公信力。

像是买卖奴仆、买卖田产这种,大明朝已经有加盖了官印的红契,也就是固定格式的契约了,这也说明明初废止奴隶交易的条款其实早已名存实亡。

陈朝源又问道:“苏兄是要长租还是入籍?”

苏泽问道:“长租如何?入籍又如何?”

陈朝源解释道:“长租就是十年二十年的长租约,一口气出银钱买断,好处是不用入籍,奴仆的丁役赋税还是他自行承担,坏处是长租后对方可以不再续约。”

“入籍就是入你家的旁籍,好处是入籍之后户籍皆在苏兄手里,再也不会有背主之心,但是坏处是他的口赋丁算都要落在苏兄头上,只有等到伱考上功名才能免役。”

陈朝源还有一点没说,那就是入籍之后这个奴仆就算是苏泽的养子,苏泽就算是打伤了他也只能算是家族内部事务,等于对奴仆拥有了生杀予夺的权利。

苏泽只能感慨大明朝的“法度森严”,最后还是决定先和陈朝源去城外的牙市看看。

等到了城外,苏泽就见到了这个靠在城门边上的牙市了。

脏乱差,如果不是陈朝源指路,苏泽还以为这是个普通的贫民窟。

陈朝源和苏泽都穿着儒衫,一个涂满脂粉的中年妇人立刻冲上来,拉着陈朝源说道:

“两位老爷,奴家这里有上等的使唤丫头,快来看看啊!”

陈朝源拉着苏泽向前,躲过了这些上来揽客的人牙子,挤进了牙市后陈朝源才说道:

“这些人牙子的话一句别信,这里能有什么上好的使女,苏泽当心身上的银钱,这里小贼多。”

带着苏泽,陈朝源来到了牙市的深处,找到了一个豁牙的糟老头。

“潘牙子,可有会雕版的匠人卖?”

看到陈朝源,这个豁牙的老头站起来,谄媚的说道:“原来是陈相公啊!有,当然有!您稍待片刻,小老儿这就去给您带来!”

整个牙市中弥漫着尿骚和各种臭味,陈朝源说道:“这牙市就这样,不过听说福州府的牙市比这里干净多了,那里还有‘喜娘子’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