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4章 中华茶道,医局(第3/4页)

好不容易排了长队进了城,原本热闹的城门前大街上没了往日的热闹,那些聚集在这里的罗汉脚们都不见了踪影。

苏泽不知道这些罗汉脚们都成了香饽饽,不仅县衙的壮班拉丁,让他们披上衣服成了差役。

城内的大户也都拉拢这些罗汉脚,请他们看家护院。

特别是那些城外有庄子的地主,虽然他们能躲进城内,但是城外的庄子也需要人看护,于是开出大价钱让这些罗汉脚去做护院。

苏泽并不知道,自己装作倭寇袭杀徐士盛,竟然引起了这么多的连锁反应。

此时还没到下午报道的时候,苏泽准备先在城内逛逛,看看能不能学会什么新技能。

首先要去学习的是医术,乱世将至,学会医术不仅仅保护自己,也能医治其他人。

在进城之前,苏泽向林显扬打听过了,南平城内有两家医馆。

一家是官府的惠民药局,一家则是在南平县世代行医的邵家医馆。

惠民药局从北宋王安石变法之后就已经出现,宋代时立时废,到了元代才开始常设。

大明建立后,惠民药局和养济院(养老孤儿院)和漏泽园(公墓),都成为城市标配的设施。

只是可惜的是,等到清军入关之后,各地的惠民药局被捣毁,这项惠民政策就此废除。

在大明前期,惠民药局还是相当不错的,那时候药局有自己的药田,还有专门的医户世代行医,免费给百姓看病开药。

不过等到了成化年,成化帝在历史上的风评类似于汉之文景,算是一个比较宽厚的帝王。

但也和文景类似,在宽松的执政风格下,各地基层迅速豪强化,明初还执行的不错的抑制兼并政策,在成化年间也迅速放松,鱼鳞清册也是在这个时候逐渐失真,最后朝廷彻底失去了对基层的控制。

成化年间还有一项政策,就是允许官府出售官田。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各地官府开始将掌控的官田售出。

其实这项政策也不是不合理,当时官田耕种效率低下,还需要派人管理,租种官田的佃户往往世代霸占田地,只向官府交很少的税。

而当时各地衙门人员正在飞快增加时期,衙门经费日渐枯竭,而朝廷的各项工程又要钱。

在朝廷不给钱的情况下,各地衙门只能将手中的官田出售出去。

结果就是成化年间官田数量急剧减少,大量官员和亲属都乘机买田,地方豪强更是鲸吞上等的官田。

惠民药局的药田也是在成化间被卖出去的,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失去了廉价药材的惠民药局,也逐渐变成了只能看小病的诊所。

而医户制度的松动,要让大量医户迅速流失,要么自己开设药店医馆,要么干脆就放弃从医改为科举。

苏泽想了想,还是决定先去惠民医局看看,自己只是来白嫖技能的,又不是真的要看病。

惠民药局设在靠近西门的地方,距离府衙不远,苏泽牵着马很快就来到了惠民药局前。

不得不说,作为大明朝样板工程,惠民药局的门脸还是不错的。

高大的牌楼上书“惠民”二字,据说这是全国统一样式,都是洪武皇帝亲笔手书。

不是说现在惠民药局衰落了吗?看着这个门面的样子,应该是日常维护的不错。

苏泽走进惠民药局,只看到药局中空空荡荡,只有寥寥几个病人。

【发现地点药局,可以学习技能“医术”,是否学习?】

“学习。”

学习到了医术,苏泽正准备离开,医局正门走进来两个人,挡住了苏泽出去的路。

身穿医官服侍的老者,正在毕恭毕敬的跟在一位身材纤细的锦衣公子身后,点头哈腰说着些什么。

女扮男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