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二章 沈尹戌的奇谋(第2/3页)

吴王阖闾听罢,不由是哈哈大笑起来:

“这楚平王也是当真昏庸无能啊!昔日其兄楚灵王乃一世枭雄,竟会败于此人之手,当真是令人不解啊!而似囊瓦之流,竟也能身居楚国令尹高位,实是天欲亡楚啊!”

“长卿既已定计,就只管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便是,楚王不能用人,寡人就偏要与之反其道而行!长卿只管放手一搏,寡人全力支持于你!”

吴王阖闾也确是一代枭雄,他能以身犯险,并且全权委任孙武和伍员这两个曾经的杀父仇人,也足见其胆识!

孙武从军帐出来,正好是收到了来自鲁国李然的书信。孙武展开书信,只见上面所写情真意切,也是想起往昔和李然相处的点点滴滴。

孙武合上信札,也是颇感兴奋,在心中暗道:

“待武完成了大业,天下大定,武定会继续追随先生,著书流世!”

……

叶戌这边当然知道吴师的大将军乃是孙武。

本来他心中也是极为纠结。

他不知该如何在战场上面对孙武,但是很快,他也就将这些私情给放在了一边。

“孙将军固然对我是恩重如山,如昊天罔极。但是这些年来,楚王亦是待我不薄,我如今既食楚禄,又岂能在此按兵不动?”

“如今吴师已深入楚国腹地,再过了汉水,入郢都便是再无险隘。我绝不能让这等事发生!”

“倘若……到那时候真得罪了孙将军,大不了日后是以死谢罪便了!”

叶戌在下定决心之后,立马给囊瓦去了信,并且开始谋划该如何切断吴师的后路。

只不过,这一切却也都在孙武的预料之中。

他当然了解叶戌,但他更知道楚国的症结所在。楚国的忧患,从来都不在于外部,而是深根于内部。

毕竟最坚固的堡垒,往往都是从内部攻破的。

……

果然不出孙武所料,囊瓦最终选择当即渡河,誓要和吴师决战。

毕竟楚军人多,吴军人少。他如此做,也确是有恃无恐。

而孙武也当即命人且战且退,露出败迹。

囊瓦见敌人撤退,果然上当,迫不及待的挥动全军追杀吴师。

吴师一直退到柏举,囊瓦本来觉得不宜再追,但是这时将领武城黑又是从旁劝道:

“大人,此处乃是我们楚国地界,这吴师孤悬于此,人数又不及我们。他们一退再退,败象已现,如果不在此时乘胜追击,恐错失战机啊!”

囊瓦一听,觉得也确是这个道理,不禁冷笑道:

“言之有理,这是我们楚国的地界,又敌寡我众,怕他作甚?传令下去,全力出击,务必将吴师诛杀殆尽!”

孙武见囊瓦果然是按照他的设想入得瓮中,心中不由大喜。

他便在柏举,重整部众,以逸待劳,专等着楚军的到来。

伍员却还有些担心,前来找到孙武。

“长卿兄,那叶戌如果赶到的话,局势将对我军不利!”

孙武说道:

“子胥兄放心,叶戌不会如此神速,待他来此,我们早已获得全胜!”

伍员看着孙武,看着孙武那胸有成竹的模样,其实知道他之所以如此兵行险招,一方面当然是为了毕其功于一役。但另一方面,又何尝不是为了完美避开与叶戌的冲突呢?

“即便是没那么快,但是若真及时赶到,届时长卿兄可当真下得了手?”

孙武闻言,沉默不语,很明显他对此确是有些纠结。

伍员倒也是能理解孙武的想法,但是他眼下却是被仇恨所蒙蔽,任何可能挡在他面前的人,他都不会心慈手软。

“长卿兄到时候若是下不了手,便由员出面便是!”

孙武闻言,不由微微一怔,不由是抬起头来,并作答道:

“子胥兄,有关叶戌之事,我自有安排,子胥兄只管放心就好!我不会让他成为我们灭楚的绊脚石,我们此行的目的,乃是郢都,我可保证,叶戌绝无可能前来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