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八章 《道德经》传世(第2/2页)

孔丘诚惶诚恐道:

“丘恐怕是受之有愧……”

“老夫本亦不欲留之,毕竟此举亦是有违于天道自然。然则,存与不存亦是皆有其定数,故而老夫肆意而为,留此五千言以为绝笔。若得后世之人窥之,亦为大善。”

随后,李耳又望向了李然:

“吾儿这些年来,确是受苦了。然则人各有志,或是入世,或是出世,此皆人之所欲。吾儿亦要好自为之,莫要白白枉费了性命。”

李然恭恭敬敬的跪拜在地:

“孩儿在此恭送!”

李耳随后便是骑着青牛启程,并是放声高歌起来:

“苍天浑浑兮如圆盖,陆地经纬兮似棋盘;世人碌碌兮黑白分,荣辱相争兮互往来……”

就这样,李耳沿着洛水的上游方向是飘然而去,而李然和孔丘也是再次在其身后叩首拜别。

李耳的吟唱声渐行渐远,一老者骑着青牛,仅随一小童,也逐渐是消失在了众人的视线之中。

李然不知不觉间,眼睛竟然是有点模糊起来。

……

一众回到了城内。

李然将孔丘也是带到了住所,而医和却早已是在门口等候。观从早就告诉了医和,说李然想要让他看一看夫人和小主的病情。

不过,现在祭乐还尚在途中,所以医和只得是暂且住下。

李然让观从把他从楚国带出来的典藏稍是归纳了一下,以作为对周室典藏的一个补充。

至于鲁侯稠的事情,李然也想要等到孙武回来后再做计较。

孔丘则是趁着这个闲暇,时常去找苌弘请教乐律、乐理。

而苌弘和孔丘也可谓是一见如故,还引孔丘在周王室的祭礼之上观乐。

这一切,无不是让孔丘感叹不已,亦是从中获益匪浅。

这天,孔丘从苌弘处回来,正巧遇到自己的弟子仲由。他是专门赶过来报信的,孔丘于是便将他引荐给了李然认识。

“先生,此乃丘在鲁国收的一位弟子,名叫仲由,字子路,少丘九岁,性情刚直,好勇尚武。”

“子路,这位便是大名鼎鼎的子明先生了!”

仲由不过二十出头,身材魁梧,一脸英气。李然曾想起孔子弟子三千,有十哲七十二贤,而这个子路,便是十哲之一。

李然扶住准备行礼的仲由。

“不必多礼,仲尼,这两日我们可能就要出发了,你也赶紧收拾一下吧!”

孔丘闻言,满脸的喜色。

“如此鲁侯有救了!”

孔丘和仲由去收拾行囊,仲由问道:

“尊师见到李老先生了?”

孔丘点了点头:

“嗯,见到了!”

“却不知李老先生是何等的模样?”

“哎……鸟,吾知其飞;鱼,吾知其游;兽,我知其走。走者可用网缚之,游者可用钩钓之,飞者可用箭取之,至于龙,吾不知其何以?龙乘风云而上九天也!吾所见老子也,其犹龙乎?学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邈而难知;如蛇之随时屈伸,如龙之应时变化……”

李耳之于孔丘一生,可谓影响巨大。

也不知待日后孔丘年逾古稀之时,待其率众弟子周游列国之后,再回想今日之言,又究竟会是何等的感受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