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办大事,先学忍(第2/2页)

可是当李然抛出了像晋文公这样重量级的例子后,他想用来反驳李然的言语一时只显得极为苍白无力。

楚人的确争强好胜,可这世上所成就的每一位丰功伟绩者,又有哪一个不是一步一步熬过来,一点一点苦过来的?

莫说其他,就光是楚国的两位先君呢?

楚成王若不是遭了“召陵之盟”的屈辱,又如何能够在之后的“泓水之战”后一雪前耻,称霸中原?

楚庄王若不是有“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胸襟,又何以能够大败若敖氏,最终得以问鼎中原,饮马黄河?

正所谓“受国之垢,而后为社稷主”。先君成王,庄王都能忍得,你楚王熊围难道就忍不得呢?

“寡人……”

楚王一时语塞,竟不知该如何应答。

“大王若是连这一点屈辱都不肯承受,然恐怕也实难再为大王效命。既如此,大王与然之间的约定,便就此作废也罢。”

李然言罢拂袖,便转身欲走。

“慢!”

楚王神色一怔,急忙出言阻止。

“先生这是哪里话,寡人岂是不知隐忍,徐图展望之人?”

“还请先生尽兴而言,寡人必当洗耳恭听!”

事到如今,他也没有任何办法能够挽救陷入泥泞之中的朱方城之战,既然李然已经说起,就算是要让他向中原诸国低头示弱,此刻他也只能遵从。

当然,这个屈就的过程或许真的会比较曲折,他楚王熊围心里也肯定是老大不乐意。

只不过,碍于现实的艰难,他这种不乐意恐怕也只能是埋没在心底了。

见楚王都如此表态了,那伍举却还有何话可说?只得是继续立于一旁听着。

李然闻言,却立刻又转过身来,就好似早就意料到了一切。他朝着楚王是再度一拱手作揖,这才继续道:

“楚王既要亮出自己无意争雄的态势,最好的办法,莫不过和亲!”

“而今大王即位也有半年,该当立后。此前大王所娶郑邑丰氏之女,显然其身份并不足以母仪天下。其女虽为姬姓,然则丰氏于郑国不过是一卿大夫而已。若立此女为正室,恐为天下人所耻笑。”

“然听闻晋侯有一女,正值妙龄,与大王也可谓门当户对。大王不如遣一心腹之人,前往晋国表达和亲之愿,晋国如今内忧不断,晋国上下皆不愿惹出事端,因此断然没有拒绝的理由。”

“而大王若能够得以与晋侯之女成婚,那大王想与中原诸国和平共处的诚意岂不为天下所尽知?届时,就算楚国继续陈兵于朱方城下,想来晋国也不会自毁其约,撕破脸皮挥师南下。”

“而若是无有晋国相助,那么中原诸侯又孰敢擅自引兵南下?如此,楚国北面的威胁岂不直接迎刃而解?”

和亲,显然只是第一步。

当李然的话说完,楚王的脸色顿时开始好转。

因为倘若真如李然所言,那其实从事实上讲,他们楚国也算不上是“低头示弱”啊。

只不过是再娶一回老婆而已,这对他楚王而言又能有什么妨碍?

更何况,这本身也是各诸侯国之间极为正常的礼尚往来罢了。而晋侯之女,也的确算不得是辱没了自己的一世英名啊?

于是,他当即点头称是,并饶有兴致的示意李然继续说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