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杯酒赐县公(第2/2页)

而后,再敬的便是这些殿内的,看似在这场与吴国的战役中,好似是没有起到任何作用的卿大夫。

为什么要敬他们呢?

因为楚王毕竟也是凡人,即便是有三头六臂,他也不可能把整个国家的所有事都处理得井井有条。

所以,楚王当然要仰仗他们了。

至于他将李然与孙武放在了最后,那深意也自是不言而喻。

一方面自是表现出最高的敬重和礼遇,而另一方面呢?

什么叫“寡君幸而得之”?

很显然,这就是当众“偷换概念”的措辞。

不言而喻,这是硬性捆绑:李然此刻便已是我们楚臣了!

而你李然,此刻既然身在楚国,又如何不能算得是“寡人得之”?

由此可见,楚王玩弄措辞方面,也是个中好手,这一番前后顺序以及措辞造句,都可谓细致到了骨髓。

至于李然,他自是不能在这时候拆楚王的台,毕竟人把你夸得上天,你反手就给人一巴掌,这确实也有悖于人情。

不过,李然心里也明白,楚王之所以这么做,无非还是想要邀买人心罢了。

“寡人即位之初,便得二位贤达的鼎力相助,而二位更是立下了这盖世奇功,实乃寡人幸甚,我楚幸甚啊!”

“二位想要何等赏赐,尽管开口便是,寡人必是无有不准!”

当然,光是口头夸赞肯定是不成的,实际行动也必须要有。

李然与孙武相视一眼,孙武很是识趣的微微摇头示意,却并未开口。

李然会意,便是起身道:

“回大王,臣与孙武此番随伍举大夫出战迎敌,未曾拖累大夫,已实属万幸,又岂敢再向大王索要赏赐?臣与孙武,皆受之有愧!”

李然当然不希望楚王给他赏赐,毕竟拿人手短,日后那更是要说不清道不明了。

可谁知楚王闻声,当即是大手一挥:

“呵呵,先生实在过谦了,这是说得哪里话?!”

“先生为我楚国立下这汗马功劳,寡人岂有不赏之理?既然先生不愿开口,那寡人便自行裁夺了……”

“这样,先生既然心系于郑,那寡人便将楚郑交界处的叶邑赏赐给先生,任先生为叶邑的县公,如何?”

此言一出,整个殿内顿时一阵寂静无声。

即便是早有心理准备的伍举,此时也不由狠狠一震,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之色。

叶邑的县公?

这岂不是让李然成为了等同于诸侯般的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