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八章 有你,便够了(第2/4页)

“你想怎么办?”张允摇晃着手中茶杯。

“合四家倾族之力,水师战船全部开赴江夏。”

那可就是一万多水师加上艨艟、楼船,阵容不可谓不豪华,都能撑起一方诸侯裂图了,主打一个诚意满满。

不过朱桓眸子微沉,不放心的说道:“过去我们的人与黄祖嫌隙可不轻,虽然那是孙家与黄家的恩怨,可毕竟血战多年,带这么多人过去,会不会不妥啊……”

“所以林司空才会安排这一出啊。”

顾雍手指在桌上的一封信上敲了敲,“你当他这么做是为何,一来是化解我们与黄祖的恩怨,再者就是捎带着提醒我们,不要光让伯言与休穆过去,要有点实际的诚意。”

闻言,张允恍然大悟,“这林墨可真是聪明,我当时还没想这么多,以为这么做只是为了让我们可以放心的改弦易辙,原来还藏有这番深意。”

陆逊轻笑了一声,“不聪明,不聪明能够拨弄这天下风云吗?”

“那我们主动联系黄祖?”朱桓问道。

“不必。”

顾雍摆手拒绝,“这些事林司空想来都做了安排,我们只需按照他的意思去办就行了,其他的,莫要自作主张。”

众人意见一致,陆逊便起身道:“好了各位,时间紧迫,都快些回家做准备吧。我们四大家族想要长青,这回可是最后的机会了。”

其他三人闻言起身,拱手作别后陆续离去。

……

取消察举制、推行科举这件事,席卷了大汉十三州,荆州不仅身在其中,而且风暴之烈隐隐有盖过其他州郡的意思。

有人庆幸现在曹操还拥有抗衡吕林的实力,这就让世家官员推行察举制仍有一线生机,毕竟他曹操可不会听凭你刘协的安排。

也有人想要脱离曹操回到许昌去,因为他们成为了这次变革的最大受益者。

荆州、襄阳城内陈府。

这里是陈群的临时府邸,迁都失败后,这群跟随曹操而来的颍川士人还是要给予安排的。

此时,陈府内同样是四人落座。

须发有些花白的荀攸、面容刚毅带着几分威仪的杜袭、与荀攸年龄相仿,但眉宇间总给人一种阴恻恻感觉的杜畿,还有便是这陈府的主人陈群。

“我收到了元常的信,希望我们都回去,现在不比从前了,他出任了太学院的院长,科举制一旦完全推行,我们颍川可就有望成为朝堂之上不可估量的力量,甚至比从前的势头还猛。

今日寻几位前来就是商议此事的。”大家都是明白人,陈群不打算拐弯抹角。

“这事颇为奇怪,听说元常父子在潼关的时候曾经被打落大牢,就连去了许昌也在牢里待了一段时间,是借着陛下回京才释放的。”

杜袭一脸狐疑的看着陈群,“照理说他们肯定是发现了点蛛丝马迹,再加上吴懿又投敌了,元常做下的那些事根本不可能被瞒天过海,怎么会忽然就被推到这个位置上去?”

“这一点我也想过。”

陈群揉着额角沉声道:“要说林墨以此来设计我们整个颍川派系,这根本不合理,毕竟参与其中的从头到尾都只有元常一人而已。

我猜想应该是元常与吕林达成了某种协议,这样可以规避科举制带来的风波,当然,这只是猜想,也有可能是吕林有所顾忌吧。

动元常就必须要有充足的证据,否则整个颍川派系的人都会有所动作,这个时候他们需要的是稳。”

一旁的杜畿微微点了点头,“其实,我也很想知道许昌城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经此一事,太学院院长位比三公,不是寻常想动就能动的,吕林将他推上这个位置,肯定是推心置腹了。

这个时候,我们不回去,颍川派的力量就显得薄弱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