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两难局面(第4/5页)

关羽将青龙偃月刀立地,捋着长须,心情有些复杂。

他想起了诸葛亮,救命锦囊里没有谈及到火牛阵的事情,确如颜良所想的那样,那些沟壑就是用来对付骑兵的。

至于沿途军帐里的雄黄,只不过是按着一贯劫营的作风,都会被篝火引燃罢了。

在看到火牛出现的那一刻,关羽当真是后怕的很。

想着若不是提前挖好了那些沟壑,这寨子,必破无疑。

今晚这一仗,自己的折损也不小,少说阵亡了一两千人,加上小半个营寨被烧毁,代价不可谓不大。

但,收获更大。

首先是吕军最精锐的部曲折损过半了,骑兵也打的所剩无几,接下来,他们还想强攻营寨,就得掂量掂量了。

当然,最让他感到热血的是,终于看到了自己大哥大业有成的希望。

诸葛亮不仅料到了他可能会贸然出击而濒临绝境,还主动给了救命的锦囊,有这样的人辅佐,大哥的未来可期,中兴汉室在望了。

……

清点过兵马后,颜良文丑都感觉到心在滴血。

老天,他们这一仗,一万三千人,打到最后只回来五千,三千骑兵折的只剩下八百,当初不管是林墨还是张辽,面对的兵马都不是这个量级,可折损也没这么大啊。

鲁肃的表情也很凝重。

他已经很小心了,不管是可能出现的孙策,还是寨子里的埋伏,最后还是打成这个样子,他只觉得自己无颜跟林墨交代。

如果是贾诩,哪怕是陈元龙在这里,可能情况都不会是这样……

这一仗的伤亡真的太大了,便是两番大胜的鲁肃,也觉得道心有些不稳。

论兵力,当然还是比刘军多,收拾再战,打发他也不是什么难事。

可问题是,庐江那头,还有一个孙策啊。

他一直不动手,就是等着最后最关键的时候跳出来。

破江东最大的仰仗就是骑兵,可骑兵却只剩下不足一千,后面的仗难打了。

接下来,他几乎可以预测,关羽肯定是会死守营寨绝不出来,而孙策呢,他不可能拖太久了,最多半月,仍不见安丰起战事,就一定会开赴过来,到时候……

难道,真的要撤走了吗?

“监军,此事不怪你,天知道红脸贼从哪弄来那些弩机的,好生厉害,每次放箭就是多发而出,穿透力还这么强。

更可恨的是,还在帐篷里埋了大量的雄黄,好些弟兄都被毒倒了。”颜良吸入的量不算太大,回来后,也就是有一些头晕而已。

文丑大概是看出来了,鲁肃并不单纯的是自责,而是在想接下来的打算。

从他凝重的表情里,甚至不难猜出有撤军的意思了。

好赖现在撤走,九江还是在自己手上的。

万一孙策把九江也给取了,那这安丰城,可就是实实在在的成为了孤城。

同时,林墨毕竟是建议过撤走的,你说不走吧,好歹要打赢吧,不走,还损兵折将,这回去后真就没法交差了。

“监军,城内尚有三万兵力,粮草也足可支应半年,莫不如据城而守,再向彭城求援,待萧关援军至,前后夹击江东孙策如何?”文丑想了半天,又不好直接说不撤,只能提出这个想法。

“曹洪就在谯郡,萧关兵马一撤,万一曹军进犯如何自处?徐州是根基,不容有失的。”鲁肃语重心长道。

这件事,其实不是表面看上去这么简单。

有些顾虑,鲁肃不能说出来。

作为淮南士子的代表刘晔早就写过求援信了,可他迟迟没有发兵,原本徐州士子跟淮南士子就多有摩擦,这么一闹,会让他们心寒的。

甚至主动的投靠孙策也不一定。

原本他的想法是击退了关羽,再一鼓作气硬碰孙策,到时候,不仅对林墨可以交差,对淮南士子也能给出说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