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我要走最难的那条路(第4/4页)

这不能怪关羽贪小便宜了,一个县城就算小一点,府库里的存银和粮草都是一笔可观的数字。

尤其对于只有三郡之地的刘备而言,这些补给家大业大的吕布和曹操可能看不上,但他不能看不上。

“将军要掠地吗,可是……”

魏延嘴角抽了抽,轻声劝道:“军师说过,我们此番只需要守在当道口上等江东兵马一到立刻就沿原路退回荆州。”

“怎么,你就只听诸葛亮的?”

关羽褪去笑意,冷冷的瞥了他一眼,“莫非我不能权宜行事?”

在荆州的时候诸葛亮对自己指手画脚就算了,出了荆州,你魏延还打着他的名号对我指手画脚?

关某表示不服。

“末将不敢!”

在这个阶段的魏延还是很本分的,只是据实回应,“只恐一旦出寨会有被伏击的风险,这几天末将在周遭都走了走,安丰这里水系繁多,山洼、林地密集,太适合埋伏了。

将军素来知兵,当权衡轻重。”

关羽是傲,但还是听的进忠言的,他转身看着身后的羊皮图纸,认真的沉思了起来。

过了一会便指着大寨往东五十里外的一座县城,凝神道:“津县,这里守军不过千余人,只需围而不攻,安丰城里不来救援必会开城投降。

而且,这条路过去,只有两处山坳可设伏,我们派多点斥候,把路况摸清楚了再进军,这样速度虽然慢一些,但绝是出不了问题的。”

尽管内心还是觉得应该遵照军令行事的,可关羽都这么说了,魏延当然就不敢再反驳。

他只是一个副将而已,没理由不听主将的话。

很快,斥候就有了回报,安丰城里确实派出了一股绵延大军,一眼都看不到尽头,少说有两万人,中军处是打着‘颜’字大纛。

这跟关羽猜测的差不多,颜良去救援,文丑留守安丰,去的兵马嘛,也跟预料的差不多,两万人。

很好,这么一来,关羽就觉得完全不必顾虑什么了,现在不去劫掠,等孙策来了自己再去就说不过去了。

争分夺秒好吧?

当天就点了五千精兵,甚至一千五百骑兵全部都带上了,骑兵攻城用不上的,但带给人的压迫感是实实在在要比步军强不止一个档次。

翌日一大早就率军前往津县,为了确保安全,斥候早早的就出发去排查前方的情况。

其实,斥候排查是非常耗时的,就便你是去一队人,通常这样的山坳勘察下来没个两个时辰你都无法确保没有错漏。

不过关羽不急啊,他知道自己反正也不可能瞒过安丰城的眼线,时间上用久一些换个安全却也值当。

同时呢,也有派出斥候盯着安丰城,若有兵马救援,自己也能提前得知。

再加上现如今安丰城里撑破天就两万人,文丑在城里可能自己为难不了他,真要是出来了还能怕他不成。

一路倒是平安的,只不过四十里的路生生是从早上走到了下午。

津县虽然没啥守军,可县令也不能立刻就开城,这是掉脑袋的事情。

等了一天,安丰城里都没有发兵救援,在第二天一大早看着关羽军扛着云梯上来了,就立刻开城。

津县不算大,府库里的收益还是让关羽满意的捋着长须,金三千,粮草八千石,另外还有上百匹战马,都别浪费了。

中午时分,斥候也回来了,说是安丰城里的守军一直也没有出城,关羽一点也不觉得意外。

现在文丑那点兵力,根本不可能支撑他有勇气跑出来救援。

要知道,在他们的认知里,自己带来的可是三万人,而不是两万。

“回军!”把一切都收拾好后,关羽就带着人开始返营了。

顺带着盘算盘算,下一个去哪个县城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