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我也想要一个林墨这样的女婿(第2/5页)

而三郡之地的富庶程度,也的的确确没让关中十部的人失望,看着府衙里堆砌如山的竹简,上面洋洋洒洒的记录着两年来的税赋、粮食种植收成、人口增长和田亩的扩张,大家都笑的合不拢嘴。

而且,抚民这一块做的也挺不错的,因为有马腾在,十部军士不能说与民秋毫无犯,但劫掠欺民的事情是真的少有发生,即便有人有想法,在马超的虎头湛金枪威慑下,也是有贼心没贼胆的。

这么做带来的直接好处就是百姓对他们过去声名狼藉的外人有了一定的包容,而且各大世家也能与之友好共存。

这方面是马腾出了大力的,好歹是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多年来又是打着拥护汉廷的旗帜,世家们对他们的到来至少没有表现出敌对。

当然了,三郡世家靠马腾一个人也是压不住的,这里头,有一个人,或者说一个家族出了很大的力气,司马郎为代表的司马家。

司马家的影响力,可不局限于河内,整个司州都是一呼百应的存在。

事实上,如果不遭遇那个雨夜的屠府,司马家的影响力在中原都是屈指可数的,毕竟门生故吏在那摆着呢。

“曹操厉害啊,这么快就攻克了汉中。”

刚刚从温县出城返回怀县的马腾看着手中的战报忍不住感慨,随后又道:“如今吕军在集中兵力平定乌桓,估计曹吕大战最快也要在来年开春才能打响,龙先生以为这决战之处会是在什么地方?”

马腾的身后,一个身穿褐色儒袍,浓眉掀鼻,黑面短髯,样貌丑陋的儒生骑着战马紧随。

曹操竟然这么快就攻克了阳平关,张卫脑子里都是草吗,秦岭如此险峻,急切不可攻破,当防奇袭兽冲啊,竟然会中了火牛计,莽夫一个。

看来我不去汉中是明智的,张鲁无心为战,张卫又是一个蠢货,纵是有才也未必能施展。

庞统其实一直是在汉中和长安两地徘徊不定的,去汉中就代表站曹营,去长安就代表站吕营,让他为难的是不知作何抉择。

如果单从庞德公的角度去考量,他当然需要掂量家族利益,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要让庞家在曹吕两方都能下注。

可不知为什么,对于林墨和吕布,他总是有一种先入为主的不喜,这一点,连庞统自己也想不明白,兴许真的是门户之见,又或许是在徐州诗会的时候,对林墨没有留下太好的印象,又或许是缺了一份靠谱的投名状。

所以,从本心衡量,他是想去汉中的,他甚至都收拾了行囊启程了。

可是,还没有离开荆襄,就看到了皇榜,册封马腾为河内太守,韩遂为河东太守,再加上郡丞、郡尉的位置全是关中十部的首领,他当即明白了曹操想打什么算盘,要用关中十部来抗衡吕林翁婿。

这下庞统纠结的内心忽然间就如风吹雾散了,长安一地的投名状小了点,可这关中十部十几万大军的投名状够大了吧?

足够庞统一跃成为吕营中举足轻重的人物,这样,就算未来见到徐庶的时候,面子上也过得去。

而他几乎可以肯定,吕林要南下,大概率是会拿司州做文章的,道理很简单,如今的曹操得了荆襄和汉中两地,实力进一步提升,麾下文臣武将都足以与吕布的北国军正面抗衡。

这场大战一旦展开就是几十万人的血战,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分出胜负来的,而这个时候,司州的关中十部就成为了最大的隐患,一旦他们冲入并州,必将是摧枯拉朽之势。

反之,如果从并州下司州,问题会简单很多,首先黄河沿岸只要守好了黎阳一地,冀州就始终是固若金汤的,后方稳住是前线对峙的基本条件。

再者,关中十部的军队虽然骁勇,可是有勇无谋啊,麾下就拿不出几个像样的谋士来,以林墨这种机关算尽的人,自然会觉得收拾这群莽夫要比收拾曹操容易的多。